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性别视域中的演进与拓展(5)

2013-05-06 18:02
导读:吉布森-格雷汉姆的设想之一,是把家庭确定为一个经济领域,而不是传统上只作为经济的一个存在条件、衬托空间,使家庭不再是从属、辅助 的性质了。

    吉布森-格雷汉姆的设想之一,是把家庭确定为一个“经济领域”,而不是传统上只作为经济的一个“存在条件”、“衬托空间”,使家庭不再是“从属”、“辅助 ”的性质了。设想还援引了近20年来加布里埃尔、霍奇等人的研究,认为家庭既包括在资本主义再生产之中,同时也包括在非资本主义再生产之中。家庭不仅是生产的场所,同时也是分配和消费的场所,是与剩余价值的创造与占有、剥削有关的场所。而根据佛拉德等人的研究,在过去的25年里,家庭实际上已成为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女性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家庭中受剥削是不公正的,越来越觉得必须改变这一处境。研究指出,与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的是,“家庭是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形成一个自治的生产场所,其中各种阶级活动都会出现”(29)。研究还指出,传统上一个家庭隶属于同一阶级,家庭之中是不讲阶级和阶级对立的,阶级于是从家庭中被排斥掉了。结果是在家庭中发生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占有和分配(这些都关乎阶级和阶级斗争),统统变得令人难以察觉。女性主义要做的是相反的工作,即要在家庭之中“添加剥削和阶级的内容”,并把这些被遮蔽的、难以察觉的方面清楚揭示出来。
    吉布森-格雷汉姆在研究中还援引了工业社会中家庭的变化与类型划分,来说明性别、阶级及家庭的关系。她们把传统上(白人)异性恋家庭称之为“封建阶级家庭”,即丈夫挣钱、妻子照料家务、养育子女 (30)。妻子现也外出参与有薪工作,但依旧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对比研究涉及了另一类“女性化家庭”,发现单身母亲每周平均劳动时间是75小时,而异性合居(婚姻)母亲的劳动时间却是85小时。原因是后一类家庭的家务更沉重,女性需要创造更多的剩余劳动才能满足家庭成员的享用,其中也包括丈夫对妻子剩余劳动的享用。这使某些“封建家庭的阶级活动处于危机之中”,甚至造成其破裂。第三类是有所变化的异性恋“公有制家庭”,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生产剩余劳动,并共同占有它——民主分配家务劳动,也民主分享劳动成果。但是,这类家庭的男性(丈夫)若分担家务较多,就可能失去赚取更高工资的机会,并降低他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所以,这一类型家庭中的女性(妻子)不得不面临复杂的感受与选择。而且,“公有制家庭”也同样不能超脱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在三类家庭比较中,惟有“女性化家庭”或(男性)单身家庭是由成年家长独自负责剩余劳动生产、占有及分配,不存在因性别分工引起的阶级冲突,亦无此类问题要协商。通过研究与对比,女性主义认为家庭已不再是由父权制生产方式霸权统治的场所,而呈现为“一个多种多样的阶级、性别、种族、性爱与其他行为相互作用的社会场所”。更重要的是它未被纳入到一个覆盖广泛的(资本主义或父权制)社会系统之中,因而是“一个具有差异的而且经常变化的场所”(31)。到此,人们或许会问,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什么对家庭与阶级及阶级关系这么热衷?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答案是:“我们在为某种阶级政治寻求可供选择的空间。”(32)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企图通过解构资本主义,找到走出西方左翼革命危机的出路——当代工人阶级的政治作用正在边缘化,革命主体已改变,社会舞台上由谁扮演主体角色?政治革命的动力在哪里?对此,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现代家庭的变化和多种类型,可能会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注入更多新内容,使之得到重新铸造。在此期间,不仅可推动阶级的多样化发展,还可能孕育出新的政治机会。吉布森-格雷汉姆对此表现出相当高的信心,并极有兴趣设想产生一种新的经济前景和新的阶级意识,这将有助于产生一个充满活力的阶级来对现存社会进行政治改造。
    注释:
    ①关于“婚姻”最著名的探讨,有美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海迪·哈特曼的《不幸的婚姻: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论文,以及同为美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的艾里斯·扬的《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论的批判》的论文。两篇论文均收入Lydia Sargent主编的Women and Revolu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and Feminism, South End Press, Boston, 1981. 此内容也可查阅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②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页。
    ③米切尔(Juliet Mitchell)是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著《妇女:最漫长的革命》(1966),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5页。
    ④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页。马克思对傅立叶的援引可参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⑤[德]奥古斯特·倍倍尔:《社会主义与妇女》,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2页。
    ⑥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页。
    ⑦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⑨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页。
    ⑩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11)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页。
    (12)[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14)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上一篇: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契机_政治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