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具体方法
邓小平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开放性既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一)全面把握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思想,在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时,要有全面性的方法论原则,切忌表面性和片面性。邓小平理论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理论的形成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邓小平理论和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系统工程相联系,另一方面要用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作为一个方法论原则。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特定时期产生的,是适应特定历史时期里社会发展的特定要求产生的。除了理论的实践性品质之外,还要研究理论自身的承上启下的历史性品格,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以及“三个代表”理论的关系问题,既要看到这三个理论所针对的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更要看到三种理论形态的内在一致性。通过这样的方法论分析,才会对邓小平理论有一个准确的历史定位并作出客观的历史评价。
(二)与时俱进
邓小平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有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从发展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从“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探索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社会主义体制理论的确立,这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从萌芽到成熟的表现。“猫论”和“摸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雏形,无论是其通俗的表达,还是其立论的深度,都不是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把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新性地结合起来,用基本原理回答了时代最前沿的问题。在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过程中,一定要和时代的课题和时代的实践相联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理论。
(三)综合创新
1.综合创新的根据
在邓小平理论创立的社会大前提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条件下如何创新,是一个把邓小平理论与社会具体的变革、科学的发展和人的变化细致入微地结合起来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申报2008年奥运会成功、世贸组织的加入、APEC上海峰会的举行、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在中国社会的经济层面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的涛声。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T产业的迅速崛起、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网络世界的普及化带来很多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邓小平理论作为一门指导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理论,不仅不可能回避和忽视这些新的现象和问题,而且从方法论的高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社会的变迁和科学的发展最终要通过人的变化来显现,今天中国人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和生活丰富化的崭新时代,社会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向人性的回归昭示着个人的创造力。犹如涌泉般喷发的社会条件已经在成熟,人的思维也在不断地突破固有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多样性而呈现其特有的开放性,用邓小平理论自身的方法论去解读邓小平理论,理论的创新因此成为可能并最终得以实现。
2.综合创新的目标
邓小平理论自身所体现的方法论本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出发点和依据,邓小平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是从理论上发展和创新邓小平理论的内在机理,邓小平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在今天全球化的条件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挥其独有的理论功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