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恩格斯的婚姻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比(3)

2013-08-04 01:16
导读:三、恩格斯婚姻思想对于主义 婚姻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意义 一夫一妻制原则不变,并不等于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不变,相反,人类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

    三、恩格斯婚姻思想对于主义婚姻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意义

    一夫一妻制原则不变,并不等于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不变,相反,人类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的。如果把私有制社会的一夫一妻制看作是一种“虚幻”的一夫一妻制,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夫一妻制看作“真实”的一夫一妻制,那么,我们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一夫一妻制只能称作一种“现实”的一夫一妻制。从总体来看,我国实行的一夫一妻制具有公有制的性质,从所有制上消灭了“虚幻”的一夫一妻制所存在的以权衡利害为原则,夫妻双方地位的不平等等现象。在现行的一夫一妻制度下,绝大多数婚姻家庭是美满幸福的。

    但是,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那种无条件地追求以爱情为唯一价值取向的婚姻,也是不现实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以及、、、宗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虚幻”的一夫一妻制仍然在社会留有痕迹。比如,家庭暴力、重婚纳妾、私生子、婚外恋等,所有这些都与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格格不人。同时,由于生殖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试管婴儿,甚至在未来可能出现克隆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一些非常态的婚姻形式有扩大的趋势,比如“丁克家庭”,还有不被和所承认的由同性恋组成的“同性婚姻”等等,这都给我们的婚姻伦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恩格斯的婚姻伦理思想,特别是他的两种意义的一夫一妻制理论,则对我们认识、分析和解决上述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一夫一妻制与“离婚潮”

    恩格斯认为在真正意义的一夫一妻制中,婚姻建立在爱情之上,爱情对于婚姻的缔结和维系具有正价值。“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合乎道德,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同时,婚姻也会随着爱情的发展而变化,提倡“一夫一妻制”并非就是主张从一而终。当婚姻发展到无法继续维系时,应该理智地承认并接受婚姻解体的现实。“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是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个“离婚潮”。中国有13亿多,平均每年有一千多万人结婚,一百多万人离婚,离婚率大约10%。对于“离婚潮”现象我们必须理性看待。一夫一妻制包含着对离婚自由的内涵,如果夫妻感情完全破裂,离婚对双方来说就成为必要,人们可以不必为一次错误的婚姻而付出终生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讲,离婚是提高婚姻质量,避免彼此不信任感的一个手段,是符合人性要求的。当然,倡导离婚自由、展现一夫一妻制的人性化,并不意味着鼓励离婚,相反,我们应该在离婚的问题上采取审慎的态度。婚姻缔结后,爱情并没有走向坟墓,而是在新形式下获得了新的内容和发展,应不断更新、充实、丰富婚姻的内容,而不是一离了之。

    (二)一夫一妻制与非主流婚姻形式

    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地提出了“两种生产”的理论,“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在“两种生产”的理论中,恩格斯提出了婚姻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职能—延续后代。一夫一妻制作为排除血亲之间缔结婚姻的新型婚姻制度,有利于提高人类自身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为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一夫一妻制是最有利于人类种族延续的婚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国外社会思潮的冲击,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特殊群体中,一些非主流的婚姻形式有扩大的趋势。这些非主流的婚姻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所谓的达到结婚年龄自愿不结婚,并将独自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单身贵族”、无子女的“丁克家庭”、由未婚和不婚男女组成的“单身家庭”、甚至所谓的由同性恋组成的不被道德和法律所承认的“同性婚姻”。这些婚姻形式,显然是不可能完成婚姻“延续后代”的职能。诸如“丁克家庭”等非主流的婚姻形式一旦开来,形成一种风气,必然会影响到种族的延续和发展。因为人类婚姻延续后代的职能决不能由单个的人独立完成,也不能由同性的人完成,必须由男女的结合才能完成。

    (三)一夫一妻制与“婚外恋”、“一夜情”“包二奶”

    恩格斯在批判意义的一夫一妻制时,认为这种婚姻“成了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它对婚姻忠诚的要求是单向的,只要求妇女忠诚,对丈夫并不要求。而真正意义的一夫一妻制,对婚姻忠诚的要求是双向的,是彼此的忠诚。婚姻之爱是排他性的爱,它完全属于两个人。夫妻之间应当相互忠实,两性关系只能存在于缔结婚姻的夫妻之间,这是婚姻的专一性和排他性的必然要求。

    一夫一妻制要求任何成年人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配偶,不允许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现象的存在。一切公开的、隐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两性关系都与一夫一妻制的要求背道而驰,无论是现在或将来,都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在现实生活中,隐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两性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婚外恋”、“一夜情”、“包二奶”等。其实质就是“以往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制在特定条件下的复活。这些现象往往以获取真正爱情为借口,但大多不是立足于追求感J清,而是立足于满足欲望。“婚外恋”、“一夜情”、“包二奶”等现象的泛滥,是对传统婚姻观念、道德观念的一种冲击,也是对中国现有婚姻制度的一种冲击,它严重违反了一夫一妻制原则,破坏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出于对家庭、婚姻、社会的责任,这些现象也不能被认可。

    (四)一夫一妻制与生殖技术的进步

    恩格斯结合摩尔根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婚姻制度的三种历史形式,即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从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排斥血缘内部婚姻的过程,是人类伦常秩序逐步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以往的婚姻制度,无论是群婚制,还是对偶制,男女两性结合的状态十分混乱,存在的弊端或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一夫一妻制比较严格地排除了血缘亲族之间的通婚,使以往那种群婚、乱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变,使人类婚姻制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所以,恩格斯说一夫一妻制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试管婴儿的出现、克隆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妇女生育的痛苦,为不生育夫妇增添了幸福。然而,人工授精技术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可能:等试管婴儿到了婚育的年龄,由于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就有可能造成兄妹之间的婚姻,而造成伦理上的混乱。而未来可能出现的克隆人,给伦理上造成的混乱就更大:延续后代的职能不再完全依靠婚姻来完成,克隆技术完全可以代替夫妇结合繁殖后代。而某个人与他的克隆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无法准确界定。所以,对于试管婴儿、克隆等生殖技术,我们不仅要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考量,更要从维护人类伦理秩序的角度进行考量,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在伦理上对一夫一妻制的冲击。

上一篇:浅论邓小平教育伦理思想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