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二,马克思分析了俄国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原因,指出俄国公社二重因素的存在是它有可能越过制度“卡夫丁峡谷”的重要原因。俄国农村公社既不同于东印度的农村公社,也不同于西欧的农村公社,俄国农村公社具有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的二重因素。“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地块个体耕作转化为集体耕作,并且俄国农民已经在没有进行分配的草地上实行着集体耕作,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适合于大规模地使用机器。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这有助于他们从小地块劳动向合作劳动过渡:……。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从理论上说,俄国‘农村公社’可以通过发展它的基础即土地公有制和消灭它也包含着的私有制原则来保存自己:它能够成为现代所趋向的那种制度的直接出发点,不必自杀就可以获得新的生命;它能够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而占有资本主义生产使人类丰富起来的那些成果。”
在此,马克思一再提出吸取资本主义生产的肯定成果,其中包含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吸取资本主义生产的积极成果——现代生产力,用以改造农村公社生产方式。马克思主张吸取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一切肯定成果,目的就在于使俄国能取得“实现大规模组织起来的合作劳动的现成物质条件”,以便“借使用机器而逐步以联合耕种代替小土地耕种”.以便发展生产力。而这种合作劳动,这种联合耕种,这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的劳动方式,就是俄国农民“最雄厚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实现对农村公社生产方式的改造提供物质条件,只有用现代物质生产力并在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改造农村公社古老的社会结构和劳动结构,从而使它“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
显然,主张用现代生产力改造农村公社生产方式,使它扬弃原始公社所有制的特征和痕迹,向“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生产的最高形式”过渡,向“古代类型的最现代的形式”即“共产主义所有制形式”过渡,是马克思“跨越论”的基本思想之一。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农村公社正是这样一个由此开始,通过革命的手段向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或出发点。
第三.马克思分析了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方式,他‘根据俄国社会的现实,指出必须通过俄国革命才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基于对资本主义必将为所代替的发展必然趋势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俄国公社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但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首先必须以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为前提。即在农村公社没有被私有制瓦解之前,就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在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变为优于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下的国家的因素。”
九个多月以后,1882年1月21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中,针对俄国农村公社土地占有制形式,提出“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耶1、瓦解过呢“后来作了他们当时认为惟一可能的答复:“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可见.马克思关于俄国革命的论述包含了如下两方面内容:首先,把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一是必须有俄国革命,二是俄国革命必须引发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并“双方互相补充”。其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跨越,但必须以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改造即革命的变革作为重要的条件和前提。没有这个条件和前提,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就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在俄国特定的、具体的历史和历史条件下,只有在革命的社会实践中对农村公社生产方式,对旧的社会结构和旧的生产关系,对被超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影响加以改造,才能吸取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即生产力,才能为这种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式,才能越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可以说,这是马克思“跨越论”的精髓。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了进一步的补充。
第一,恩格斯阐明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东方落后国家发展的共同规律。马克思认为,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历史现象,不是任何一个东方落后国家都可以实现的。恩格斯却把马克思这一观点由俄国扩展到一切非资本主义的落后国家,由一种特定的特殊发展道路引申为对东方落后国家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发展道路。他在1894年《“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认为,“当西欧人民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踏上资本主义生产道路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和与此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可以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但这方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由目前还是资本主义的西方做出榜样和积极支持。”这一过程,“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在这里,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了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它可以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不必再重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走过的道路,而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只要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给予积极支持,就有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