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政治学思想的内在理路(1)(2)
2014-01-20 01:57
导读:四、政治制度生存和演进的复杂条件 政治制度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众多复杂的条件。严复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又借鉴了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
四、政治制度生存和演进的复杂条件
政治制度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众多复杂的条件。严复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又借鉴了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以社会有机体论来分析社会分工问题,而严复则用它来考察政治制度的生存和演进规律。严复认为:“一国之政教学术,其如具官之物体欤?有其元首脊腹,而后有其六府四支;有其质干根菱,而后有其支叶华实。”这里,他将整个社会比喻为生物有机l体,而政治制度只是有机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又说;“治制之立,其法度隆污不同,要皆如桥石然,相倚相生,更其—则全局皆变。”这个比喻还是说明政治制度与社会整体中的其他部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的关联盘根错节,牵一发则动全身,如要对某项制度进行变革,则“一行变甲,便思变乙,及思变乙,又宜变丙。由是以往,胶葛纷纶。”总之,任何一项制度都必须依赖于社会有机体中的其他部分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任何一种制度变革也必然牵涉到整个社会制度的演变。社会有机体论是理解严复文化思想和政治学说的关键所在。
五、渐进主义的政治变革
依据天演论,一个国家在面临生存挑战时,它的各项制度必须向优化的方向演进,否则就会被淘汰,因此,政治制度的优化变革乃大势所趋。但是,依据社会有机体论,则政制变革又不得不谨慎从事。
任何一国的政治制度都与该国的其他制度和社会条件处于有机的联系之中。而这些关联非常复杂,无穷无尽,很难被认识所穷尽。经济、文化、社会习俗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都是政治制度生存和演进的条件,所以,政治制度变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在社会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如果将先进的政治制度植入另一个完全异质的落后的社会有机体中,那么,新被植入的政治制度必然很难存活。这样的政制变革不仅不能成功,反而有害。他说这样做“将无异取骥之四蹄,以附牛之项领,从而责干里焉。”堪至还不如让牛老老实实地耕地。所以,严复强调,人们在进行政制改革时不可无视本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这些复杂的社会条件是一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无法超越的集体经验。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对于新旧制度转型的历程严复有一个形象的描述。他说,新制度兴起之后,就像激流一样,奔泻而下,势不可挡,经过一段急湍之后,就会平静地畅流千里。而激流阶段就是制度转型中的危险期。对于这种危险严复有很清醒的认识,他说:“夫人类之力求进步固也,而颠阶瞀乱,乃即在此为进之时,其进弥骤,其涂弥险。新者未得,旧者已亡,伥伥无归,或以灭绝。”激进的政治变革必然要废止旧的政治制度,而新制度如果与社会现实不协调,则原本还勉强可以维持的社会秩序必然崩溃,社会反而会更加混乱。激进的变革,就象对病人膏盲的病人下了一剂猛药,不但不利于国家的康复,反而会加速这个国家的衰亡。所以,严复认为,虽然新制度的胜利是必然的,但旧制度在特定阶段也有其合理性。
政治变革是由人来实现的,严复并不否认人在政治制度演进的能动作用。但是,他又认为,不可夸大人在政制演进中的作用。人只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所提供的条件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因而,稳健的制度变革是严复的一贯主张。他说,在新旧制度斗争的“急湍河段”应以疏导为主,“治水之功,当利于疏凿。”又说:“是故明者慎之。其立事也,如不得已,乃先之以导其机,必忍焉以须其熟。……夫而后有以与时偕达,有以进其群矣。”而引导人们进行稳健的制度变革的历史重任,在严复看来,就落到那些通达事理、智识超群的精英们(所谓明者、能者和圣人)的身上。他们的作用,就是认识国家和社会所处的历史条件,认清发展的方向,把握时机,稳健地推进本国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这就是,“能者当事,仅能迎其机而导之耳。”一言以蔽之,严复的改革观是渐进主义的。
六、结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严复是紧紧围绕着制度问题来思考人类的政治和社会现象的。在天演论的指引下,他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制度演进的学说。可以这样简要地描述严复政治学说的内在逻辑:在生存竞争中,人类和人类社会演化生成,政治关系出现。接着,政府和国家又在演进中出现。在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千差万别的复杂条件下,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演化出不同的政治制度。随着社会演进的深浅不同,政治制度也精粗有别。政治制度比较先进的国家相对于那些较为落后的国家更有生存竞争力,因此,调整、改进本国的政治制度是那些落后国家的必然出路。但是,政治制度又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有机体中,激进的政治制度改革反而不利于该国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政制改革必须尊重本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稳步推进。从宇宙演化论出发,经由对政治制度生成和演进历程的一番考察,严复力图揭示出政治制度演进的规律。
不难发现,经验理性始终贯穿于严复的政治学体系之中。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直接将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借用于政治学研究之中,他的政治学的核心理论模式深受进化论和生物有机体论的影响。其二,他大量地运用了归纳和演绎的研究方法,尤其强调经验主义归纳法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在他的理论中,几乎每一条基本原理都是从历史或现实的经验事实中归纳抽取出来的。他将政治制度当作客观的研究对象,对其作了系统的现象考察,因此,他的政治学体系带有一定程度的经验科学的属性。这种
政治学理论对历史和社会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而严复的最终目的是要用它来分析中国的政治和现实问题,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转型。当他用这种政治学理论来切入中国的现实问题时,他的看法就要比同时代的其他知识精英们深刻得多。遗憾的是,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之下,他的思想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于是,中国历史就在激进主义的浪潮中一路颠簸下去。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朱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