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1)(2)
2014-01-21 01:07
导读:三、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对策建议 第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证融合的性质和方向。文化的指导思想是文化的核心
三、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对策建议
第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证融合的性质和方向。文化的指导思想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发展社会主义企业经济的实践中,正确认识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保持企业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三个代表”既体现了企业内在的发展要求,也反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既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精华,又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衡量标尺和工作思路。要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特有形态和有效途径为广大职工服务,即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普及等方式,逐步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企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精神激励和舆论引导等,营造良好的氛围,保证企业沿着公平、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国有企业要通过不断地创造精神文化产品,在为企业内外提供物质消费的同时提供精神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在企业内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是我们国有企业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历史沉淀,它世代相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且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和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既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职工的精神力量。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强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着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先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它纳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不断发扬光大,使我们企业党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魄力和实践勇气,使企业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使企业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第三,要积极汲取国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西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参考借鉴价值,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吸收。对外来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用批判的精神,吸收和借鉴。首先,我们虽然不能全盘照搬、照抄西方已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模式,但在方法、原则、经验、内容等方面,还是可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的。其次,我们还可以借鉴他们在培育、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寻找我们自己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四,要以诚信理念作为融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主线。诚实信用不仅是社会交 往的伦理原则之一,还是经济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建构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伦理基石。信用累积与升华形成的商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润滑剂。诚实守信乃为人之道,立身之本,是企业精神第一要义,要使诚实守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层。中国企业经营者 的诚信问题是关系中国企业家成长的要害所在,将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那些不守信用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因而,企业经营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维护商誉,确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俊才.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
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盛宇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软管理模式[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
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张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