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不仅具有革命性功能,而且具有建设性功能,但后一方面功能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在新的实践中大大加以发展。新中国60年来,我们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发展的,主要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夺取政权和时代主题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功能大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敏锐地勇敢地把握住时代主题转变,不仅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和起点,也是整个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生长点和逻辑起点。
[论文关键词]新中国;两个30年;时代主题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革命性功能;建设性功能
(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临着与夺取政权前截然不同的崭新任务。革命胜利前,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团结农民等革命阶级与阶层,砸碎旧的机器,推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夺取政权。革命胜利和夺取政权后,无产阶级仍然需要领导和团结各革命阶级与阶层,镇压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复辟和破坏活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但这只是一定时期、一定阶段的迫切任务。无产阶级更基本更主要的任务则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它们提升到逐渐可以与发达国家比肩以至超越的水平,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生活水平,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充分地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革命性功能,而且具有建设性功能,但后一方面功能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在新的实践中大大加以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人民群众思想和行动的理论基础,是严密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功能(破坏旧世界的理论功能)和建设性功能(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功能)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互为用,不可分割;但二者在内容上、性质上毕竟有区别,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需要,毕竟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的必要。大致说来,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由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建国前)着重阐发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功能;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除了一般性、原则性的论述外,他们都没有,当时亦无必要、亦无可能做较详尽较具体的阐发。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了资本主义部分学,但却没具体写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一样。以至不要说“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他们的“本本”里也找不到清晰的答案。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他们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已向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原则性地昭示了在他们夺取政权后,在新的实践中,在绝不丢弃、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功能的同时,究竟应当怎样坚持和发展他们理论中的建设性功能。新中国60年来,我们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发展的,主要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
(三)新中国“前30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取得了可贵的和奠基性的成就,但也有曲折和失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通过公私合营这样和平的方式,对资本主义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实现了、手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毛泽东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周恩来1956年提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我们党1956年召开“八大”,提出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强调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一节,是马克思主义建设性功能在新中国得到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后30年”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1957年后,由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缺乏认识,加上国际形势相当严峻,美国和苏联领导集团不断对我施加沉重压力,党内“左”倾思想滋长蔓延,我们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走了一段弯路,发生了不少失误、包括“文革”十年那样的严重错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四)对时代主题转变敏锐地、果敢地把握,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后30年”的大发展,并使邓小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公认的创始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克服“文革”十年灾难放到世界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敏锐地、果敢地把握了时代主题的转变。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指导全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此,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我们党把握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吸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亦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可争议的公认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