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刍议(2)

2014-03-26 01:04
导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给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给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为此,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阐述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地位和指导意义;完成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需要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实现小康,需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课题,增强人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研究“三个代表”,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最新成果。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

  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不同的时期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其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研究;最后是以实践为基础,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完整、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南,所以必须坚持。首先是理论上必须完整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不能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某一个部分、某一学说、某一观点、某一方法。这样的坚持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要做到完整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既要掌握它的基本理论,也要掌握它的具体观点;既要掌握它的方法,也要掌握它的世界观。如果连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都做不到,那就根本谈不上完整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其次,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即把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的威力。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僵化,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言论、具体观点或具体结论,要弄清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讲的,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教条式的搬用。教条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坚持,而不是辩证的坚持。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窒息马克思主义活力的死敌。

  (二)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加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得到体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已获得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向世人昭示了只有正确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改革就能获得成功。那么怎样应用才算得当,才叫正确应用?邓小平同志曾精辟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那么,怎样才能结合好?结合好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这是前提。其次要搞清实际。搞不清实际情况,盲目结合或乱结合则贻害无穷。

  (三)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新的历史条件,要使党和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发展是马克思基本理论的固有本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机勃勃的根本保障。但发展是有条件的,

  第一,只有在坚持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第二,必须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的创新,只能以实践做为基础,离开了实践谈创新就会犯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在这问题上,要划清“发展”和“修正”的界限。现在很少人提修正主义,也很少讲修正主义,好象修正主义是过去的现象。其实,修正主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背叛、否定,是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反马克思主义。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发展,必然是修正主义的“发展”;不从社会主义实践出发的发展,必然是修正主义的“发展”。

上一篇:关于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问题 下一篇:试论毛泽东教育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