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立研究机构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1)(4)
2015-02-23 01:04
导读:发达国家如俄罗斯、英国、德国都出现一些结盟性的科学中心,主要是国立研究机构与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大学、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企业研究机
发达国家如俄罗斯、英国、德国都出现一些结盟性的科学中心,主要是国立研究机构与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大学、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企业研究机构结盟,实现资源整合。
俄罗斯的国家科学中心是领域相近的科研机构合并而成的跨部门科学中心,科学中心的建立有非常严格的程序,包括研究领域必须是国家规定的重点支持领域,科研实力必须经过俄罗斯联邦科技部、经济部、财政部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审定等。为了集中科技优势,更有效率地利用资金,建立国家科学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做法。经过一系列严格筛选而成为国家科学中心的研究机构将获得国家的优先拨款和一系列的优惠措施。而且每两年对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价,如果不合格,将被取消国家科学中心的资格。这种能上能下的设置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机构的研发积极性。另外建立科学中心也可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对于加强科技和高等 教育 的联系、组建一体化的教科实体,加强科技和产品的联系、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国立研究机构改革,首先应该把技术开发类研究机构从国立研究机构中剔除,保证国立研究机构的“应有”作用的有效发挥。
为了使研究成果尽快 应用 到企业中去,使其商品化,英国政府强调工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创建科学联合体,其中比较有 影响 的是科研和企业联合性组织。有些国立研究机构则与私立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合并,力图科研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日本近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灵活和高效率的研究开发体制,促使国立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相互渗透,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以达到提高产官学整体研究开发能力。为了充分利用靠国家研究经费获得的研究成果,顺利实现成果转移,日本成立了新技术事业团,专门在大学、国立研究机构与民间企业之间发挥“桥梁”或“科技媒人”的作用。新技术事业团的主要任务是调查、收集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发掘优秀的研究成果,促使其向民间企业转移,以便实现产业化和商品化。日本政府积极利用组织杠杆,打破各单位界限,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组成课题组,调动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共同攻关,课题完成后,成员各自回原单位,形成以民间大企业为中心,学、官从旁支援配合,举国一致向高科技进军的科研体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6.注重与公众的交流,并致力于研究机构事务的公开透明化,接受公众的监督;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培养。
发达国家的国立研究机构普遍比较重视科学与公众的交流,并将科学的普及化作为机构的发展目标之一。研究机构一般设立公共关系委员会,处理与公共交流有关的各种事宜。在英国,国立研究机构监督委员会对评审结果及经费使用等做出的监督的结果会对外公布,民众如果有异议或疑问,可以向研究所提出。这种安排使得整个项目申请、审查、批准的过程都处在研究所内外监督之下,有利于减少在经费划拨、项目审查过程中的学术腐败现象,保证研究经费的使用效率,并增加了研究所活动的透明度。并且理事会、执行委员会的主要的决议、日程安排和计划都能够在其网站上获得,同时决议的制定过程也会公布,对于一些没有公布的信息,理事会会向公众解释原因。这种做法增加了委员会的透明度,尤其是对于决策过程的公布给了他们一个接受外部监督的机会。研究机构还经常组织一些公众性的论坛和讲座,并且向民众征集议题,讨论一些民众感兴趣的话题。
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则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国立研究机构的重要使命之一。这些国家的国立研究机构几乎都有博士后项目,青年访问学者项目和针对青年学者和学生的
培训项目,并且定期开设一些针对青年学者的短期培训项目。美国政府有一套完善的科研人员培养体系,尤其重视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例如美国政府80年代批准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总统青年研究员资助计划”和海军部的“青年研究员计划”,都是旨在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美国国家实验室往往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实践基地,国家实验室为他们提供宽松的研究环境和优厚的研究条件。德国的科研机构则可以吸收学生兼职,给一些年轻科学家机会在一些国际性的项目中工作,并让他们使用研究所最先进的实验室;还有一些国立的研究机构有针对青年人的公众论坛和课堂,培养青年人求知、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