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2)
2015-03-19 01:54
导读:2.经济因素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强调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但并没有因此就把它
2.经济因素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强调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但并没有因此就把它看作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恩格斯在1890年9月在伦敦写给当时柏林大学的学生约·布洛赫的一封回信中,就驳斥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歪曲成马克思仅仅是用经济因素的自发作用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否认历史过程中社会意识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反作用的“经济唯物主义”的简单化、庸俗化现象。恩格斯写道:“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5](P477)
与唯心主义者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政治、、哲学、宗教、文学、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5](P506)也就是说,经济的和各种非经济的因素形成一种“合力”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从而既同那种否定经济因素决定作用的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又同那种否定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庸俗、机械的“经济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3.“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6](P133)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者却有意回避这一点。
恩格斯就批驳了杜林之流鼓吹的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超阶级的“永恒道德论”,他说:“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这种企图的借口是,道德的世界也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不变的原则。相反地,我们断定,一切已住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上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6](P133-134)根据这一重要思想,恩格斯指出,在欧洲过去、现在和将来是封建主义的道德、资产阶级的道德、无产阶级的道德这三种“特殊的道德”“同时并存的各自起着作用的道德论”[6](P13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对资产阶级道德的阶级本质作了深刻的揭露。总之,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什么超阶级的永恒的道德戒律。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诉诸道德的做法“在科学上丝毫不能把我们推向前进”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强调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肯定了道德力量的影响。正如梅林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但不否认道德力量,甚至还是最先使人能够解释道德力量的。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来看,道德可以对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巩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或消极的侵蚀作用。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不夸大道德的作用,也反对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上。因为“这种诉诸道德和法的做法,在科学上丝毫不能把我们推向前进;道义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做证据,而只能看做象征。”[6](P189)如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付立叶,都从道德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作了无情的鞭笞和辛辣的讽刺,“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8](P283)。但由于他们只是把工人阶级作为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从道德上给予同情,而不懂得从生产关系上去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幻想建立一个理性和正义的王国,因此注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空想。正如恩格斯所形容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像夏日夜空闪烁的流星一样,在引起思想界的注意后,很快就从社会的地平线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