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特色(5)
2015-05-18 02:07
导读:把握社会运动的整体性,把党的先进性作为一种整体性来看待。“三个代表”对党的先进性内涵的深化是从整体性着眼的,即党的先进性是同时体现“三个
把握社会运动的整体性,把党的先进性作为一种整体性来看待。“三个代表”对党的先进性内涵的深化是从整体性着眼的,即党的先进性是同时体现“三个代表”的先进性,而不是仅指哪一方面。“三个代表”这种整体性,其理论依据就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运动的整体性。社会运动从总体上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二者不可分割。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运动又是通过人民群众这个历史主体来实现的。历史运动的这种整体性及其内在联系决定“三个代表”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应当也必须在历史运动的各个要素上都充分体现出来,即同时做到“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才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才能推动精神文明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才能受惠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从而以更大的积极性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从整体性上把握党的先进性,使我们能够对现阶段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刻理解党为什么在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的同时,要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实践好党的宗旨。从整体上把握“三个代表”,有助于我们把“三个代表”所体现的先进性同传统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认识很好地统一起来。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淡化甚至否认了党的阶级性,像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比我们代表得更好。产生这一认识误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三个代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确,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不断发展生产力,甚至比我们更先进,但这种发展的根本目的不可能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而主要是为着垄断资产阶级自身利益。“三个代表”则不然,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国家却难以做到这一点。所以,“三个代表”并没有抹杀党的阶级性,而是将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在“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之中。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把握历史运动的阶段性,把党的先进性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相联系。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运动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不间断地向前发展,而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却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相同,这就使历史发展呈现阶段性。从我党历史来看,民主革命时期主要是解决反帝反封建这个主要矛盾,而民主革命各个历史阶段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解决主要矛盾上也有三大改造和着重发展生产力的不同。“三个代表”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其鲜明特点就是紧密地同党现阶段历史任务相联系。正如江泽民所指出,各级党委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时,都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状况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进行深入思考和调研,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寻找正确解决的答案。把党的先进性与现阶段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就使党的先进性呈现一种历史的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止在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样一种经典性的马克思主义定义上。同时,又把如何实现先进性的问题具体化了。这种具体化就是深入,愈具体也就愈深入。因此,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提法与“三个代表”的概括,虽然其精神实质相同,都是指党具有先进性,但后者显然比前者对先进性的揭示要更具体、更深刻,更好地体现了党的阶级性、先进性、性的统一,因而也更富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