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特色(6)
2015-05-18 02:07
导读:四、框架简明,逻辑严谨,用新的系统化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特色还鲜明地表现在它的系统化思想上。它具
四、框架简明,逻辑严谨,用新的系统化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特色还鲜明地表现在它的系统化思想上。它具有框架简明、逻辑严谨、内容系统等特点,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是一个简明而严谨的逻辑体系。这一体系框架非常简明,就是用“三个代表”来构建。体系主干明晰,即通过“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要把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体系领域宽广,从“三个代表”的新视角多方面展开党的建设的侧面;体系逻辑严谨,把党的建设同生产力、思想文化、人民利益等社会发展中三个基本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并形成三者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和辩证统一;体系功能完备,对党的建设具有指导、规范、检验等多种功能。
“三个代表”逻辑体系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却是一脉相承的。从体系形成的角度看,“三个代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来解决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实际问题的范例。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党先进性的一般原理作为逻辑起点,深入系统地了新形势下制约党的先进性的三大因素,即生产力、思想文化、人民利益,进而提升概括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新结论,即“三个代表”,这是一种理论层次更高同时又更加具体的新结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党建一般原理同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同国际国内新情况新特点相结合的新结论,因而它对面向新世纪的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于我们自觉实践“三个代表”极为重要。现在一部分同志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三个代表”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如认为“三个代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强调代表性、群众性,不是把党变成“全民的党”了吗?这种认识的错误就在于把党的代表性、群众性同党的先进性、阶级性对立起来了。工人阶级政党从阶级属性上来说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但它同时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群众性。如果只限于代表工人阶级一个阶级,即使党再先进也失去了其社会意义。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建立过中华革命党,参加这个党的人都是坚决革命的,但人数却太少,缺乏群众性。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2版,第2卷,第6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党愈具有群众性,就愈具有代表性,也就愈能体现和发挥其先进性。强调群众性、代表性,主要是为了党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当前随着改革深化,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党更要考虑代表群众利益的广泛性,以不断扩大和加深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这一点则不会变,这也是江泽民所反复强调的。此外,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无疑也包括工人阶级的利益,二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并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由此可见,“三个代表”不仅不会把我们党变成“全民的党”,反而会使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中更好地体现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还有一种模糊观点要澄清,就是认为强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把它作为其他两个代表的基础,这实际上是突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降低了工人阶级的地位。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把科学技术的作用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对立起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指对当代生产力增长的贡献率日益增大,乃至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掌握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首先还是工人阶级,因为工人阶级与科学技术产业化直接联系,而创新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工人阶级内部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群体正在形成。所以,当代工人阶级并没有因为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而降低自身地位,失去其先进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既是我们党的努力方向,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在历史进程中作为这一代表的客观现实。我们只有把握“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明确“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一脉相承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特色,澄清对“三个代表”模糊和错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