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政治诗学(9)

2015-07-09 01:11
导读:在我看来,斯皮瓦克作为一位美籍亚裔女学者,以其独到的理论框架、横跨多学科的视野、富有批判性的批评实践,对"臣属"的记忆加以清理,对殖民主义


在我看来,斯皮瓦克作为一位美籍亚裔女学者,以其独到的理论框架、横跨多学科的视野、富有批判性的批评实践,对"臣属"的记忆加以清理,对殖民主义的压抑模式加以揭示,对文化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妇女的漠视加以质疑,从而以富于创造性和敢于打破常规的方式对殖民主义加以解构,并重新创造和建构了东方女性话语,为第三世界妇女的"无言"状态"发言",为其"无名"状态而重新"命名"。尽管在具体策略上和方法操作上,斯皮瓦克乃显得激进而失之于浮躁,但其理论框架和批评实践的意向和锐气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四 东西方二元对立与文化再符码化

风靡全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但是,后殖民文化的意义不仅是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尤其是中国如何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就成为当代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更深一层看,东方主义话语有很强的文化策略性。就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而言,确乎是边缘学者用来拆解主流话语的一种策略。在西方话语中心者看来,东方的贫弱只是验证西方强大神话的工具。与西方对立的东方文化视角的设定,是一种霸权文化的产物,是对西方理性文化的补充。在西方话语看来,东方充满原始的神秘色彩,如气功、八卦、太极、迷信、土风、民俗充满异国情调,这正是西方人所没有而感兴趣的。于是这种被扭曲被肢解的"想象性的东方"成为验证西方自身强大的"他者",并将一种"虚构东方"形象反过来强加于东方,将东方纳入西方中心的权力结构,从而完成其语言和文化被殖民的过程。

在东方主义语境中不坠入"殖民文化"的危险,则必须打破二元对峙的东方西方理论,以一种深宏的全球性历史性发展眼光看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从而使世界性消弥民族性和现代性、西方中心和东方中心的二元对立,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紧张关系,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共生互补的策略面对东方和西方。任何文化压抑和意识权力强加,任何取媚西方和全盘西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同时,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那种在文化转型问题上,认为只有走向西方才是唯一出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看法,应该深加质疑。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共时性"文化抉择,置换成各种文化间的"历时性"追逐。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一切文化发展的必然轨迹。西方文化先于其他文化一步迈入了现代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发展模式连同这种西方模式的精神生产、价值观念、艺术趣味乃至人格心灵就成为唯一正确并值得夸耀的目的,更不意味着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明天。历史已经证明,文明的衰落对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永恒的威胁,没有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在民族文化形态之间不存在优劣,只存在文化间的交流和互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是中国参与世界性生活并破除"文化霸权"话语的基本前提。

就"对话"而言,当代中国学者面临自身传统文化的变革和重新书写的工作,以及中国学术文化重建的任务。西方理论话语的渗入或对话直接取决于本土知识话语操作者的选择,知识者的眼光和胸襟在此变得殊为重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我们回应后殖民主义的只能是:在新的历史文化话语转型时期对潜历史形式加以充分关注,并在反思和对话中,重新进行学术文化的"再符码化"和人文精神价值的定位,并对自我文化身份和民族价值加以再体认。
上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