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7)
2015-08-09 01:09
导读:「健康的民族主义」还是珍视自由与和平的民族主义。它与「病态的民族主义」的价值观截然不同,会高度珍视自由与和平的崇高价值,如同匈牙利爱国诗
「健康的民族主义」还是珍视自由与和平的民族主义。它与「病态的民族主义」的价值观截然不同,会高度珍视自由与和平的崇高价值,如同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诗中所表达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和平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任何形式的暴力在破坏和平的同时也在摧毁自由的基础,若针对无辜平民使用暴力、剥夺他人的自由与生命,更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在当今世界上,恐怖主义与极权主义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已成为自由与和平的主要敌人,对后者构成了致命威胁;一旦恐怖主义和极权主义者掌握了核武器或生化武器之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搞「超限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危险。因此,各国「健康的民族主义」应在维护自由与和平的道义基础上联合起来,结成强大的国际力量,共同制止恐怖主义与极权主义对自由与和平的危害。
「健康的民族主义」还是自觉汇入世界主流文明的民族主义。世界主流文明已经历几百年的发展,汲取了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决不仅是某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整个人类几千年发展的积累和结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到一系列挑战,而对于这种挑战的回应,大多已以经验、特别是以制度安排的形式积累起来。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一种能合理配置资源又具有自我发展动力的经济体制,如何建立一种以法治精神与法律体系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生活的运行机制,如何建立一种能有效地管理国家并制衡权力、克制腐败的宪政民主政治,如何在保证社会总体进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自由,如何建立一种使科学和理性的精神能正常发育和存在的人文环境,面对这一系列任务,迄今为止除了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文明以外,还没有另一种文明能提供更成功的系统经验和制度框架。如果采取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排斥世界主流文明,鼓吹意识形态化的「乌托邦」,显然是没有前途的。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中国的民族主义如果被导向健康的、开放的、追求自由民主和现代化的道路,那将是中国与世界的幸运。反之,中国的民族主义若被导向病态的、极端的、恶质化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方向,则将是中国与世界的灾难,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了。
中国人啊!一定要用心去辨识和选择。
【注释】
金耀基,「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历史──提供一个理解中国百年来现代史的概念架构」,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至第9 页。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夫妇在《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一书中写道:许多高科技社会的人们很难理解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动机,他们狂热的爱国主义激情使人费解。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广西人民出版社,19 98年版,第120页。
《孙中山文集》上卷,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485页。
转引自张磊的《孙中山思想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页。
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孙中山,《建国方略》,见《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87页。
转引自沙莲香主编的《中国民族性》(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7页。
王培元,「华夏中心主义的幻灭与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产生」,《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02页。
《梁启超选集》,「新民说」第5节「论公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页至214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出处同上,见「论私德」一节。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66页至26 7页。
刘军宁,「民族主义四面观」,《知识分子立场》,出处同注,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