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引起劳动价值论困惑的根源(6)
2015-11-13 01:03
导读:十三 马克思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灭亡规律的理论,它的重点是分析价值在两个阶级之间的分配问题;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一个如何把落后的社会主
十三
马克思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灭亡规律的理论,它的重点是分析价值在两个阶级之间的分配问题;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一个如何把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我们的重点是如何高效率地多生产使用价值。用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我们无所谓计算机的价值是什么构成的,我们需要的是尽量多地生产计算机。由于资本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多生产计算机,我们就要承认资本和技术的贡献,就应该给它们丰厚的报酬!
我们的基本经济理论不应该再在价值问题上浓笔重墨,在使用价值问题上轻描淡写。经济理论的重点应该尽快从“价值”转移到“使用价值”上来。一台奔腾电脑在生产中消耗的“劳动价值”和一台286电脑相近,但是它的使用价值要大得多!只有把理论重点转移到使用价值上来,才能真正地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建立牢固的理论基础。
十四
18、19世纪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极端贫穷,马克思出于正义感,研究现实世界,寻找原因,写出了《资本论》。20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非常低,国家整体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我们应该出于责任感,以国家的富强为目标,进行研究和实践,而不是抱残守缺、翻来覆去炒冷饭,满足于作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毫无价值的理论不倒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采用马克思的部分思想并不能说明马克思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而只能说明他们比我们更加善于吸收各种思想中的有用成份。正因为如此,不得不走上改革之路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而非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能够无拘无束地吸收其它思想和理论,是资本主义至今没有崩溃迹象的重要原因,也是资本家阶级的幸运。我们的教条主义经济理论看上去好像处处在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实际上经济建设上不去,恰恰是损害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我不否认我们应该从马克思主义中吸取有用的成份,就象我们也应该研究和学习世界上其它先进思想一样。但是,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首先是中国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奴役,我们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中国人走向独立和富强道路上的一件思想武器,马克思仅仅是中国人请来的德国籍教练。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些最基本的事实。我们应该根据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取舍政治和经济理论,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束缚在某一种思想体系里。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为什么马克思可以例外?马克思在中国没有“外交豁免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一日于上海
参考文献:
(1)王则柯:“‘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上海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第21页;
(2)钟粟:“经济学家面临着选择”,《上海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第26页
(3)朱钟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页
(4)转引自: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过渡时期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国研究》,Vol.2,No.1,1996年4月号,第25页
(5)吴易风:“第三产业劳动和高科技是否创造价值”,《人民日报》,1996年4月20日,第六版
(6)顾海良:“希法亭反驳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的批判”,《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8年,第3期,总第53辑,第43页,人民出版社
(7)黄佶:“利润:消费者给生产者的报酬”,《民主中国》,Vol.63,1994年10月号,第38页
(8)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42页
(9)袁夏良,赵锦绣:《通俗政治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3页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82页
(11)黄佶:“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民主中国》,Vol.52,1993年11月号,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