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遇罗克(4)
2015-11-25 01:00
导读:鉴于自身痛苦的经历,遇罗克对出身歧视的感觉较普通人更为敏感。畸形身份制的形成与发展,乃至到文革初法西斯式的血统论,迫使他严肃地反思。当遇
鉴于自身痛苦的经历,遇罗克对出身歧视的感觉较普通人更为敏感。畸形身份制的形成与发展,乃至到文革初法西斯式的血统论,迫使他严肃地反思。当遇罗克看到反动的血统论是批而不倒,不论是保守派还是造反派都有人为之偏袒,他意识到我国制度层面的深刻矛盾。遇罗克认为:"一个新的特权阶级形成了,一个新的受歧视的阶层也随之形成了。"在稍后发表的《"联动"的骚乱说明了什么?》一文中,他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讨论到血统论与特权阶层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遇罗克看来,"复辟不等于扶持所有的政治僵尸",在社会主义内部同样可能产生"物质与精神上的特权阶层"。身份歧视是以革命的名义出现的既得利益者维护其不正当权益所采用的惯常手法,血统论无疑是极端发展的一种形式。遇罗克显然已超越了当时流行的晚年毛泽东关于"特权阶层"、"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思想的局限。这是因为他的出发点在于维护人最基本的平等权利,摆脱了流行党内斗争的阴影,作为纯粹的社会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给予分析。⑥他通过血统论研究折射的社会特权问题,具有实践的普遍性,是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客观存在尚无法根本解决的一大弊端。是的,遇罗克的思想并没有局限在他所在的时空,即便在今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里,他的思想依然值得借鉴。
遇罗克倒下了,遇罗克为了真理献出自己的生命。
① 遇罗克:《出身论》,《中学文革报》创刊号,北京,1967年1月18日
② 叶式生:《我所结识的遇罗克》
③ 遇罗克:《谈鸿沟》,《中学论坛》创刊号,北京,1967年2月27日
④ ⑤张朗朗:《我和遇罗克在狱中》
⑥印红标《遇罗克与他思考的时代》有类似看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论文出处(作者):
也说文革的起源—另一个“官方”版本的解读
为什么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