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舞台上的中国和印度(1)(3)
2016-03-26 01:00
导读:其中,问题的核心是,欧盟能否帮助把这两股新兴力量逐渐整合到一个有效的多边主义体系之中,抑或这种多极体系因无节制追求权力而导致新的冲突和不
其中,问题的核心是,欧盟能否帮助把这两股新兴力量逐渐整合到一个有效的多边主义体系之中,抑或这种多极体系因无节制追求权力而导致新的冲突和不稳定,从而制约了遏制全球化消极方面(比如贫困、环境退化、国家失败)的力量。而未来很可能的情况是,全球治理体系将受到“动荡的多边主义(turbulent multilateralism )”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正成长为全球性参与者,从而改变着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崛起正在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70~80年代,虽然韩国和台湾地区也曾展示出高增长率,但是现在中、印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并改变着其根本的模式。因此,中国和印度不仅是“崛起的经济体”(如同韩国、台湾地区、新加坡、泰国和日本一样),而且更是“全球变革的亚洲发动机”。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的迅速增长令人吃惊:它在美国全部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从1995年的6%上升到2004年的15%,(21)而且在各种制造业部门中,它对全球贸易具有根本性影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中国经济概览》预测,至2010年,中国将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对关键性贱金属(base metals )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5%~7%增长到目前的20%~25%;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总计超过8190亿美元;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中国未来的能源政策将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从事实上孤立于国际组织的状态逐渐转变为对国际体系内的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参与。(22)
印度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方面的地位不如中国显赫。虽然印度的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比中国低得多,但是在过去20年中,印度也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且在下个10年中保持继续增长的前景看好。至2020年,印度将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一些分析人士甚至认为,印度的长期发展前景要好于中国。(23)比如,由于印度相对于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比较优势(比如,“民主制度”、不断成长的年轻人口等),它甚至可能成为具有更大全球行动能力的行为体。自1964年“77国集团”成立之始,印度就一直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谈判中发挥着关键性主导作用,但印度在各种全球论坛中的地位以及印度政治与经济精英对自我的认知正在经历
戏剧性的变化。颇具影响力的《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指出,“印度工业联合会的‘印度无处不在’运动席卷了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年会。如果公共关系是走向经济成功的路径的话,印度将征服整个世界。印度人确实无处不在,而中国人则相对不见踪影”。(24)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当然来自中国与印度的崛起。首先,随着中国与印度经济的增长,全球竞争环境迅速发生了变化。由于中印两国的高经济增长率、经济规模以及国家内部结构调整的速度,中国和不断加速崛起的印度正在对世界其他地区造成巨大的压力。其次,初级产品在数十年价格跌落之后,自2001年起,原材料与农产品的贸易价格开始反方向运动,(25)其原因在于中国与印度需求的拉动。在越来越多的部门中,中国工业出口产品正在积极抢占拉美和非洲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26)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经济活力正在使世界劳务、商品和金融流动市场发生着重大变革。发展中国家决策者需要理解并对新的全球环境做出反应。其中,“赢家”(特别是能源与原材料出口国)将不得不应对出口商品价格与数量增长带来的影响,而“输家”(需要进口不断涨价的原材料与能源的国家以及在国内外市场面临廉价工业制品竞争的国家)则将面临艰难的调适过程。
自相矛盾的是,这种不断增强的影响却很少被运用它的国家所认识到。以中国为例,外界对中国力量以及它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增强与中国国内的认识大相径庭。中国国内认为,中国仍然相对贫穷落后,需要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保持政治稳定和领土完整。这种内外认识上的巨大差异主要存在3个原因:第一,外部与内部认识的视角不同。从外部来看,中国的发展对全球贸易具有重大影响:它在2010年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内部的观点则非常不同:1998年,以人均工业制品出口计算,中国在世界上排名第52位。(27)因此,中国仍把自己看作贫穷的国家,而外界则把中国看作强国。第二,外部与内部的优先考虑和对风险的认识存在差异。外界根据中国过去的增长来推断中国未来的发展,认为它们必须为这种可能的未来情况而准备。对于外界来说,无论中国经济保持继续增长还是进入一个停滞或危机时期,中国都将对全球经济具有根本性影响。而在国内,中国政府的优先考虑和责任所系则是维持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应对主要因经济和社会快速转型而带来的众多挑战。第三,存在一个相对规模的问题。某些对于中国相对不太重要的变化,而对于较小的国家来说则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