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2)
2016-04-16 01:04
导读:由于利益上没有相互关系的一切联合而导致的社会兴趣、理智及情感的失衡可以导引出标准的第二个因素(和其他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和自由到了什
由于利益上没有相互关系的一切联合而导致的社会兴趣、理智及情感的失衡可以导引出“标准”的第二个因素(“和其他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和自由到了什么程度”)。任何社会中的任何团体都“天然”地各有其“自身”的利益,这种利益使其和其他团体隔离,无充分的相互作用——而不是通过更开阔的关系求得改造与进步——任何这样的群体都“天然”地表现出这种反社会精神。大到民族国家的彼此隔离对立(古代专制国家更是夜郎自大——比如古代中国的“华夏中心主义”);小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离;还有文化与财富上的两极分化等。致命的是,这种“孤立的生活能使生活僵化和形式制度化,使群体内部只有静止的和自私自利的理想”,“原始部落……把他们的经验和固守他们过去的习惯视为一件事”。[11]他们怕和外人接触,因为这样肯定会引起改造——那么就可能毁灭习惯。因此,杜威以为,特别在社会接触的领域,时时警惕这种反社会倾向是非常重要的。
在论述上面两个标准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两大他以为足以说明民主主义的特征。第一个,“不仅表明有着数量更大和种类更多的共同利益,而且更加依赖对作为社会控制因素的共同利益的认识。”第二个,“不仅表示各社会群体之间更加自由的互相影响(这些社会群体由于要保持隔离状态,曾经是各自孤立的),而且改变社会习惯,通过应付由于多方面的交往所产生的新的情况,社会习惯得以不断地重新调整。”[12]
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内在关系
这两个特征体现在教育方面,也就是民主社会格外关心审慎的和有系统的教育(尤其对于专制社会而言)。表面上,“正当权力是经被治者同意授予的”[13]。既然民主社会否定外部权威,那就须用自愿的倾向和兴趣来替代——而这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形成。但更为根本的解释是:“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4]——换句话说,美国人民应该有这样的觉悟:民主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有意识地通过民主社会的各种有效工具——在杜威看来主要是教育——去卫护之:“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最审慎的工具。”[15]反过来,民主社会对教育也有积极意义。比如,杜威以为,民主社会排除了各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间的各种障碍,使得“经验”可以在彼此间自由地流动、共同地交流与拥有——这就使得教育作为一种参与经验的过程,可以造成本身的连续不断的改造,从而造就个人乃至整个文化的连续不断的生长——也就是说,只有在民主社会,教育之功效才能得到最好之发挥。另外,民主社会对教育本身还有一成意义,就是要求教育要最大限度地适宜民主社会,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成果保持不间断的全息对应——为此,学校要给儿童提供检验其思想的设计和活动。学校和班级应该组织得象一个小型的民主社会——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社区。这样,儿童才能发展成为民主社会之一员所必需的态度和性情。这类成员“在空间上大量地扩大范围,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过去使人们看不到他们活动的全部意义”[16]。而这同时就意味着“共同参与的事业的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作为民主特征的个人各种各样能力的解放……”[17]以及需要更加审慎努力维持的“更大的个性化和更广泛的共同利益”。因此,杜威之“民主理想”实际是内在地蕴涵于民主社会的“共同生活”当中的——这也是平民政治的根本观念,即“政府一切行动既以被治者同意为根据,后者觉得自己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意志便是他们的意志,尽一部分义务便享一部分权利,…——这便是国家(社会)最稳固的根基”[18]。相反,一个划分为诸多阶级的社会(尤其专制社会)是危险的——因为它只需要注意统治者的教育,这就使得与被治者之间的思想情感被隔绝。比如专制社会,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及家庭的举措,基本遵循上下尊卑的原则,没有互相交流的机会,这样渐使整个思想、社会发展趋于停滞,社会各分子(包括统治者)对于社会本身无兴趣,要靠武力维持——其实很脆弱的,因为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政治认同,真正的“和谐”社会——这都是由于缺乏宪政基础上的“共同生活”所至。而这种社会的教育只会导致社会本身与个人两方面的畸形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民主社会的教育目的观
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