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参与功能分析(3)
2016-07-16 01:04
导读:政党在公民参政中的作用体现在 :1、政党简化了公民参政的程序 ,降低了参政的成本。政党作为一种解决“民众参政危机的制度机制” ,[20] 之所以能吸纳为
政党在公民参政中的作用体现在 :1、政党简化了公民参政的程序 ,降低了参政的成本。政党作为一种解决“民众参政危机的制度机制” ,[20] 之所以能吸纳为数众多的公民参政 ,就是因为政党组织本身有着良好的政治参与成本—收益结构。尽管西方国家的政党没有建立类似列宁式政党那样严密的组织体系 ,但适应各国现实政治过程的需要 ,基本上也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相对完善的组织。而正是这一组织的存在 ,首先简化了公民参政的程序 ,它使得公民在推举公职候选人、收集有关公共事务和候选人的信息乃至作出最终选择等方面的基本程序都大大简化了。在西方国家 ,众多的政府官员都由选举产生 ,如果没有政党组织的活动 ,选民将面对无以数计的以自我提名形式产生的候选人 ,而且每个候选人都力图基于私人友谊、血缘亲属关系以及地位和名声等取得选举中的优势 ,最终结果的产生也只能在这些候选人中进行旷日持久的博弈 ,这使普通选民很难在短期内作出理性的选择 ;而政党组织的活动 ,可以使选民通常依据自己的党派认同感或公共政策取向直接作出选择 ,从而简化了信息收集过程 ,因为政党组织推出公职候选人的同时也代表着其政策纲领 ,公民无须知道若干个别的候选人 ,只要了解候选人所属政党的政绩和名声 ,就能迅速作出选择 ,而各个政党的活动也有助于吸引选民注意反对党的失败和本党的成功 ,选民无须去花成本收集信息 ,因为信息本身是源源不断的。所以说政党组织的活动 ,“使问题两极化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从而使选民可能作出理性的选择。”[21]其次 ,政党通过简化公民参政的程序 ,降低了公民参政的成本。政党组织的存在 ,一方面可以通过其组织机制集中个人的人力、物力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 ,而公民个人则由于政党组织中的信息共享机制节约了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 ,否则 ,“选民就要对日常政治事务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22] 另一方面 ,政党组织通过组织选举 ,降低了个人作出选择的所需成本。总之 ,政党组织为选民所提供的服务 ,“大大降低了选民作出政治选择的时间和能量耗费”。[23]2、政党使公民参政秩序化 ,增强了公民参政的效能感。在政治过程中 ,公民的利益表达不仅千差万别 ,而且充满矛盾与冲突 ,而政党则是缓和冲突的制度化机制 ,“政党能使为数众多的选举人从混乱的状态中实现秩序化”。[24] 政党通过利益聚合 ,使为数众多的利益要求被吸纳进入政纲 ,从而“以一种制度化的公共利益取代了四分五裂的个人利益”[25]使公民参政进入秩序化轨道。而实际上 ,只有当公民参政秩序化时 ,才有利于实现其收益 ,增强其参与效能感 ,因为只有在秩序化的政治参与中 ,公民的利益表达才能被顺利地输入政治系统而影响公共政策。这是因为 :1、政党组织通过向选民提供与选举有关的信息 ,使选民对公职候选人和公共政策能获得较为详细的了解 ,有可能作出理性的选择 ;而政党组织使选民的选择两极化 ,提高了参选人获胜和实现选民意愿的机率。 2、由于政党的竞选纲领是在吸收民意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竞选纲领往往是政党在政府运作中的行动指南 ,因此公民对政策的选择可以通过政党直接输入政府系统。 3、政党建立了公民与公共政策制订者之间的沟通渠道 ,使政策制订者能够及时吸纳公众的意愿而适时调整政策 ;而通过定期的选举 ,使公民感到能够通过政党影响公共政策 ,因为“选举为选民判断政府的既有表现提供了机会 ,而政党则是这种后顾性判断的焦点 ;政党链环也许只能提供关于个人政策偏好的有限信息 ,但通过周期性选举 ,却能够对在职官员施加相当大的压力”。[26]而且 ,有时候单个选民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 ,但借助于政党的影响 ,则无法被政府政策制定者所忽视 ,因为“政党的竞选活动扩大了选民的影响 ,完全超过了一张选票和一个人投票行为的影响”。[27] 4、政党式参与中的一些附加收益也会增加公民参政的效能感 ,如在选举中 ,政党积极分子可以获得比普通选民更多更详细的相关信息 ,得到政党支持的候选人获胜的可能性高于一般候选人 ,为政党活动作出重大贡献者也会有丰厚的回报等。因此有学者总结说 ,“随着参与的扩大 ,政党出来组织参与 ,随着政党的发展 ,它又促进了参与的扩大”。[28]从西方学者的研究来看 ,政党作为沟通公民与政府间联系的链环 ,为公民参政提供了制度化渠道而保证了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与民主性 ,这也正是政治过程中政党存在之必要性的基本原因 ;而更重要的是 ,政党通过组织公民参政 ,在公民参政与政府实际运作之间设置了一个“过滤层” ,把公民参政限制在政治体系所能容纳的范围之内 ,从而保证了政治体系的合理性。对此 ,利普塞特指出 :“在每一个民主政体下 ,社会集团的冲突都是通过政党制度表现出来的 ,政党制度在根本上表明了阶级斗争向民主形式的转化”。[29] 当然 ,政党在组织公民参政过程中 ,宣讲现存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与合理性 ,营造一种“主权在民”的氛围 ,这种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有效发挥也会对政治体系的稳定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