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手段 揭示上市公司作假“黑幕”(5)
2017-08-23 01:23
导读:2.虚构未来交易。在编制盈利猜测报表时,对销售量等项目的猜测,往往需要以所签订的合同为依据。一纸虚假的 销售合同 ,往往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
2.虚构未来交易。在编制盈利猜测报表时,对销售量等项目的猜测,往往需要以所签订的合同为依据。一纸虚假的
销售合同,往往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到了上市以后,又可以以种种理由取消合同。
3.选用不当的猜测方法。在进行盈利猜测时,往往需要很多主观判定,例如销售量、销售价格、本钱用度等。局外人很难通过盈利猜测报表来判定猜测方法是否恰当。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就可能为所欲为的选择猜测方法。例如,1999年上市的某上市公司有两个承诺,一是新疆南水北调“工程水泥衬板由它提供;二是1999年销售收进比上年接近翻一番。据1999年中报透露,所谓水泥衬板项目由于”南水北调“工程设计使用材料变化而未能投进。从1999年年报来看,所谓销售翻番的说法也已食言。
反思:
1999年上市的公司中,有七成没有达到盈利猜测的水平。
2000年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在各证券媒体上刊登了一则公告,对1999年盈利猜测产生重大负偏差
的11家IPO公司予以通报批评。被通报的昌九股份、桦林轮胎等11家公司的年报显示,这些上市公司1999年盈利猜测负偏差超过20%。最严重的是昌久股份,盈利猜测负偏差竟高达75.37%!而到2000年,证监会对盈利猜测加强控制,不仅要求主承销商将发行人盈利猜测实现情况表露,其中还包括了极为详尽的内容。例如,主承销商要说明发行人发行完成后是否出现效益下滑的情况,盈利实现数与猜测之间的差异及原因;盈利实现数未达到盈利猜测80%的,应对发行人的现状及发展远景做出具体分析,对照推荐函,对发行人经营结果与推荐函出现重大差异做出具体解释。因此,在2000年上市公司中,“腰斩”盈利猜测的现象大为改观。如今公司上市采用核准制,中介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猜测将更加关注谨慎。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注册会计师在审核盈利猜测时,往往需要采用审计的方法,判定:(1)盈利猜测的基准是否恰当;(2)会计资料是否真实;(3)猜测方法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