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变形记(7)
2017-08-23 02:13
导读:国人诉毕马威是开先河之举,各方都在静观其变,锦州港也未解聘毕马威。但对于诉讼多如牛毛的毕马威,却实在是无关痛痒。 但是原告律师宋一欣以为
国人诉毕马威是开先河之举,各方都在静观其变,锦州港也未解聘毕马威。但对于诉讼多如牛毛的毕马威,却实在是无关痛痒。
但是原告律师宋一欣以为,在未来几年里,证券民事诉讼将会更多,这将对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更大压力,促使其责任保险的本钱增加。
“这个案子中,起诉的意义本身超过了能否实际获得赔偿。”宋一欣说:第一次将国际中介机构推到聚光灯下,接受中国法律的监视,这本身就是中国司法的进步。
3月初,会计界的权威人士、财政部部长助理冯淑萍当选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对于毕马威锦州港一案,她谈到:“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活动具有固有的审计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多方面:如审计客户恶意的欺诈隐瞒、审计专业判定的失误、审计抽样的局限性等等。因此无论国内外,审计失败都不可避免。”“不能由于一两家国际会计公司出现审计失败,国内事务所就以此作为原谅自己的借口。”冯淑萍警告各会计师事务所,要引以为戒,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
“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不断加强治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工作依然十分艰巨,这还是财政部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她还指出,会计信息失真是很多社会题目在会计上的综合反映,解决这一题目,还需要多方面采取措施,综合治理。
坊间多有传言,以为有关部分有回护毕马威之意,而毕马威也一直在暗地攻关,希看尽早平息此事。据先容,毕马威早期就是与财政部合作开展业务的,与财政部、中注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四大”中的很多合伙人,都曾有政府工作经历,而且这种人才活动是双向的,合伙人里也有从政的。
但更多的人相信,有关方面确实很看重毕马威等“四大”,由于中国一些会计审计方面的规则办法都是与“四大”一起商讨制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2002年工作要点》里提到,将通过招标方式,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起草《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中注协办公室的工作职员以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四大”先后进进中国开始,这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就与中国的会计师行业一起成长,而且,“中国当前依然非常需要借助‘四大’的气力,在其国际会计经验的帮助下,构建更完善的政策制度。”毕马威上海首席合伙人萧伟强自1995年起,就担任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外国专家顾问。在会计行业迫切需要发展完善的时刻,从政府主管部分到行业协会都非常依靠这种伙伴关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个小官司确实算不了什么,众所周知,会计审计是高风险的行业,要求审计100%的正确也不现实。然而,正确和客观中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技术题目,后者是道德题目。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个孩子,说天子没有穿衣服实在不需要太深奥的知识,在没有利益冲突条件下,说出众所周知的事实,所需要的仅是一点点勇气而已。
“我不是毕马威,假如换成我,也许做的更糟。”飞草开的这个玩笑透出几分苦涩。这是事实,但不足以开脱一切。
在香港毕马威会计师行和北京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都在企业文化中提到这样的信念:“诚信为本,守正不移,坦诚专业,言之有物。”。实在,这本不应仅是一句口号,尤其,口号的提出者是一个被寄予厚看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