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技术方法(5)
2017-08-25 01:49
导读:3 就环境题目开展国际联合审计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的加强,环境题目超越国界,形成和发展为国际环境题目。全球性的天气变热、臭氧
3 就环境题目开展国际联合审计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的加强,环境题目超越国界,形成和发展为国际环境题目。全球性的天气变热、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等环境题目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并且随着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潜伏性影响不断显露,越来越多的环境题目不再是仅依靠一国的气力就可以解决的,应对国际环境题目的是国际环境保护,即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各国民众共同对环境题目采取措施或行动。审计机关关注环境题目也应该留意环境题目和环境保护国际化的特点。 事实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充分留意到了环境保护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鼓励各国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环境审计”的观点散见于委员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及其他文件中。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制定的2002至2004年
工作计划表明,目前委员会所关注的题目主要有:一是各国最高审计机关联合起来对跨国环境题目进行审计,二是对环境政策及相关补充规定进行审计,三是对国际环境协定进行审计。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已有的指导性工作文件和各区域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情况看,对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是近几年开展较多的活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的第一部正式文件即是《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如何在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方面开展合作》,在该文件的指导下,一些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了对一些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以最高审计机关欧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为例,1998年至2002年,主要组织了对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的审计。如荷兰、波兰、挪威、土耳其等8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了对《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Convention)的审计;此外,在欧洲,还联合开展了对《赫尔辛基公约》(HelsinkiConvention)和《东北太平洋环境公约》(OSPARConvention)的审计。而他们2003年度的工作计划则将对废弃物治理方面的国际协议进行审计列上了议事日程。 在对跨国环境题目进行审计方面,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海域污染、河流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题目上都需与邻国共同采取措施治理。这也给我国审计机关与其他国家审计机关联合进行环境审计提供了条件,而且审计署可以利用其担任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的身份,鼓励其他亚洲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开展对跨国环境题目的审计。 在对国际环境保护协议的审计方面,当审计机关对政府执行环境国际公约情况的审计逐渐得到环境保护国际组织的认可时,对国际环境协议的审计就能够成为评价本国政府所承担的国际环境责任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国政府始终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题目的解决,先后签署和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防治荒漠化公约》、《天气变化框架公约》、《海洋倾废公约》等国际环境协定,审计机关对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有助于增强世界对我国政府执行协定情况评价的认同性。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协议中的一些根本原则是需要缔约国制定具体规定来贯彻的,审计机关对政府执行环境国际公约情况的审计,首先要对政府制定具体规定及实在施情况进行审计。我国政府所签署和批准的国际环境协定,严格地限制了我国一些传统产业或经济活动的发展,国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视机构来促进各级政府对协议的遵循,我国的审计机关应该鉴戒欧洲国家审计机关在这方面的经验,开展对国际环境保护协议的审计。 上述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是针对环境审计的长期发展而言的,与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相比,还有很大的间隔。但这并不妨碍审计机关在环境审计领域一边探索一边发展。
三、政府环境审计的技术环境审计要求 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这意味着对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的进一步拓展。上文所述的环境审计在内容上的拓展表明还必须在审计方法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