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宗教大法官”与巴赫金的诗学问题化毕业论(6)

2013-07-13 01:01
导读:⑨Dostoevsky,letter to N.A.Liubimov(May l0,1879and August l0,1880),in New Dostoevsky Letters,trans.S.S.Kotelliansky,New York:Haskell House, 1974,pp.81-83;pp.97-98. ⑩参见阿尔森

⑨Dostoevsky,“letter to N.A.Liubimov”(May l0,1879and August l0,1880),in New Dostoevsky Letters,trans.S.S.Kotelliansky,New York:Haskell House, 1974,pp.81-83;pp.97-98.

⑩参见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页127。

21 22 39E.M.Cioran,Tears and Saints,trans.I.Zarifopol-Johnston,Chica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p.82-83,P.28

25舍斯托夫〈战胜自明〉,《在约伯的天平上》,董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社1989年版,页25-38;页87。 28 31PhilipRahv,The Myth and the Powerhouse,New York:The Noonday Press,1966,p.152-162.

29关于自己的创作技法原则,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过一段著名表白:“在完全采用现实主义的条件下发现人身上的人……人们称我是心理学家,这是不对的,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也就是说,我描绘人类心灵的全部隐秘。”《自传、书信及记事本摘抄》,转引自巴赫金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页79-80。

30 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trans.Paul Guyer&Allen W.Wo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p.484-485.

32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日记·1876年》,转引自并参见赖因哈德·劳特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系统论述》,沈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页203。

33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思想的主要问题》,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页123。

34Romano Guardini,“The Legend of the Grand lnquisi-tor”,trans.Sally S.Cunneen,in The Grand lnquisitor; p.105.

35Fvodor Dostoevsky,The Notebooks for The Brothers Karamazov,ed.&trans.Edward Wasiolek,Chicag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1,p.74.

36 53Edward Wasiolek,Dostoevsky:The Major Fiction,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64,pp.166-170.

37 RogerL Cox,“Dostoevsky’s Grand lnquisitor”,in The Grand lnquisitor,pp.77.

41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自己这种创作意图和小说整体设计有长篇陈述,详见Dostoevsdy,“letter to N.A.Liubimov”(May l0,1879;June ll,1879),in New Dostoevsky Letters,pp.83-88;“letter to Po-biedonoszev”(May l9,1879;August9.21,1879;August24,1879),in Dostoevsky:Letters and Remi-niscences,pp.241-252.

43见Jerry S.Wasserman,“Introducfion”,in The Grand lnquisitor,pp.8;舍斯托夫,〈战胜自明〉,《在约伯的天平上》,董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页25-38;页94;Ernest J.Simmons,“作者简介”,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地下室手记》,孟样森译,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年版,页21。

44 Dostoevsky,“letter to N.A.Liubimov”(August7,1879),in New Dostoevsky Letters,trans.S.S.Kotelliansky,New York:Haskell House,1974,p.93;“letter to Pobiedonoszev”(August7,1879),in Dostoevsky:Letters and Reminiscences,trans.S.S.Kotelliansky and J.M.Murry,Freeport,N.Y:Books for LibrariesPress,1971,pp.251.

45 49梅兰,〈试析巴赫金对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的两种评价〉,《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46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严家炎教授将其鲁迅研究论文集命名为《论鲁迅的复调小说》,其中更有一篇〈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见严家炎著《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7参见扎东斯基〈为什么加尼亚·伊沃尔金没有去取十万卢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论述》,张耳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页36-45。

48参见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51S.G Bocharov,“Ob odnom razgovore I vokrug nego”,Novoe literaturnoe obozrenie,2,1993,pp.71-72,quote from George Pattison and D.O.Thomson,“Intro-duction:Reading Dostoevsky religiously”,in Dosto-evsky and the Christian Tradition,ed.George Pattison and D.O.Thoms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8.

54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页384。

上一篇:当代中国伦理文化小说的书写者化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