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伴随《激情燃烧的岁月》(以下简称《激情》)激越而深情的片头主题音乐,一行说明进入观众的视野——“根据石钟山的小说《父亲进城》改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
华夏出版社及时推出的石钟山影视作品系列小说,以副产品的形式再次赢得市场。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分析这一电视剧的新思路与新角度。对小说原作、改编后的电视剧之间的叙事差异进行的文本分析与文化研究,或许将对进一步解读这部电视剧,认识我们身处的这个文化环境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无爱结合、无奈相守:与激情无关?
《激情》的故事来源其实不只是短篇小说《父亲进城》,其他如《父亲和他的警卫员》《父母离婚记》《父亲离休》等的故事情节也都渗透其中。但以《父亲进城》的故事情节与脉络为主线,基本上是以父亲石光荣与褚琴之间的爱情、生活为主线展开叙事。其他如儿女辈的故事,作者分别用了不足一千字的篇幅展现,基本上采取的是故事梗概式的介绍。这种一带而过的描写基本上不会影响整个小说的单线索叙事结构。这与电视文本的叙事结构形成了很大的差异。电视剧对原作进行了极大的丰富与创造,按照时间自然流程纵向展现的男女主人公石光荣与褚琴一生的爱情、生活虽然是作品主线索,但同时也围绕着石光荣与战友(老胡)、与蘑菇屯乡亲、与部下(小伍子)、与三个儿女之间(包括与未来女婿成子)放射状地同时编织了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从多侧面、多角度展现了石光荣对待爱情、友情、乡情、亲情等的性格特征与人生态度,避免了单线索展现人物可能出现的单一化。叙事结构也就从单一线性发展而变为蛛网状式的立体展示。
围绕主线索展开的几条副线索和主线索之间的关系也被处理得较为自然、和谐,既保持了副线索各自的戏剧张力,又不曾因副线索的发展过度而喧宾夺主。同时,各条副线索之间的相互关联也处理得自然顺畅。编导对全剧结构高超的驾驭水准以及娴熟的场面调度保证了该剧叙事节奏的流畅自如、戏剧冲突的张弛得当。
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生活,是小说文本与电视文本共同集中展现的。但其中的叙事差异又是本质性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原作的内在蕴涵与精神实质。原作以平实的笔调叙述了农民出身的我军高级干部“父亲”石光荣进城后捆绑式的爱情生活真相,发生在这对夫妻间的激情、爱情无疑是单向的,石光荣的一相情愿、执著蛮横与褚琴的被动冷漠甚至是仇恨怨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让人不由地联想起马克思那个著名的论断,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道德的。于是,褚琴后来的与旧日恋人私下幽会,投怀送抱也就很难成为原作者道德上的谴责对象。尽管原作结尾出现了对两人关系些微暖意的描写,然而它并不能冲淡整个作品中表现的这种无爱结合、无奈相守婚姻的残破、尴尬与悲剧色彩,更与电视文本的深情、浪漫无干。
电视剧中,通过对表现人物性格的行为、语言进行大面积的改写完成了对原作的根本超越。比如,重头戏增加了石光荣大病将死时,褚琴撼人肺腑、感天动地的哭诉一场戏,将两人之间生死相依的爱情最终浪漫化、理想化。结尾处,褚琴扭起秧歌,石发自肺腑的倾诉感人至深,两人的感情由此得到升华,他们因历史、性格、出身、观念等因素造成的磕磕绊绊、冲突磨擦都已成过往云烟,随风而逝了,驻留两人心间的则是老而弥笃的一往深情。
二、激情的营造策略:情感取向与文化环境
从小说文本展现的一个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无爱婚姻悲剧,到电视文本的革命浪漫言情(套用网上的介绍)正剧,读者与观众的内心感受是大相径庭的。小说试图对某种生活真相进行揭示,从而产生一种撼动人心的悲剧力量。同时它对人性的偏执与软弱、爱情生活中的无奈、隐忍等都做出了让人难忘的描述;电视剧作为比小说的个性化特征远为淡化的大众流行文化,用英国作家约翰·埃利斯的话说,“电视是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正如在爱情中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全部道德风貌(马克思),在反映“私生活”的电视文化中也最能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的大众行为与思维模式、审美趣味以及欣赏习惯等等。《激情》一剧对原小说素材采取的修改、加工策略是颇具代表性的。因为作为大众文化,不大可能如小说那样去展现我军高级将领的爱情,也不可能如原作去展现压制个人意愿、由行政命令主宰的婚姻悲剧的本来色彩。因为,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潮所肯定的情感价值取向与伦理道德取向。经过这种对原作进行的大手术,作品由原来的透视小人物卑微生存际遇并对历史进行反思转变为一个革命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言情剧。这同样是与整个作品的主流意识形态诉求相一致的。然而,改编中显示的这种惟“美”、惟“善”、惟“浪漫”、惟“激情”的追求,多少压抑了原作中对人性多维度的丰富表现,对人物的塑造向着单一向度发展。在“美好”与“壮烈”中失去了与之相对的“丑恶”、“懦弱”,而呈现出某种人为美化的趋向,从而在某些故事段落中不能不显得失真。对石褚爱情浪漫化结局的处理,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原作中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捆绑婚姻、对个人意志的打压等等反人性问题的审视。电视剧中来自谢枫悲怆的呼号,“你糊涂啊,为革命奉献和对个人作出牺牲是两回事,悲剧啊,悲剧”,本来足以构成剧中内在的颠覆与思考而振聋发聩。但随着剧情对石褚爱情的渲染,却很宽淹没了这个声音,也同时淹没了人们对石褚爱情、婚姻质量可能的质疑:褚琴对石光荣的感情是爱情吗?——自然,媒体大力造势的男女主人公扮演者的戏外戏更加钝化、抵消了人们可能进行的思考,而沉浸在这戏里戏外革命言情与浪漫团圆的氛围之中。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