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国大学出版社:无赢利下的经营管理(1)

2016-01-13 01:06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美国大学出版社:无赢利下的经营管理(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引言 在《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和宗旨》一文中(见
引言
在《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和宗旨》一文中(见《大学出版》2005年第1期),笔者曾经提到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和宗旨,其中最为主要是这样两点,即:首先美国大学出版社定位为学术出版机构,出版学术、思想或者有创新价值的作品,面向少量的专业人士;其次,它们被美国政府定位在非赢利机构(not-for-profit)的位置上。
这样的宗旨和定位,不免立马让人产生这样的疑惑:不管怎样,美国大学出版社本质上是个出版机构,是个实体,也是要进行经营活动的,而经营是需要钱的。但它们既然又是非赢利机构,这个矛盾如何处理呢?本文便是试图通过笔者对美国大学出版社的整体了解和认识对美国大学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一些介绍。 任何一个实体或者机构的经营活动,其实际运作的前提之一是它与主办方或者投资方的关系。谈美国大学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便首先要谈到它们与各自所在大学的关系。
全美国一百多家出版社, 绝大部分都是其所在大学的一个正式设置的部门(a formal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然而, 大学出版社所处地位应该跟一个学院或者系不同,很多美国大学出版社是设在大学的图书馆下的,有些甚至由图书馆馆长(the librarian)兼任社长。比如,纽约大学出版社的社长的顶头上司不是通常认为的大学主管出版社的某位校长,而是纽约大学图书馆的馆长。这样一种位置也便说明了为何美国的大学出版社跟美国的图书馆协会有着那么密切的关系。
在弄清了美国大学出版社在自己母体中的位置并且明确了其学术出版的宗旨后再来谈论它们的经营管理便有了清晰的方向。     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社无怨无悔的职责 通常人们看到学术出版(scholarly publishing)这个词组引发的联想便是市场小、阳春白雪、读者群窄、吃力不讨好、亏损等等。而事实上,从很多出版社的经验来看,学术出版并非无利可图。但毕竟要通过学术出版来赚钱很不容易。而在对不少美国大学出版社的采访和调查过程中,笔者也惊异于自己的发现:学术出版所造成的亏损在美国大学出版社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这里我们仍然要引用一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者丹尼尔·科伊特·基尔曼(Daniel Coit Gilman)的那句名言:“于大学而言,推进知识发展并且将知识不仅在那些可以每天聆听讲座的人中间传播——而且在更大更宽范围的人们中间传播,这是它最高尚的职责之一。”美国大学出版社今天的生存便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高尚的职责。 很遗憾笔者在截稿前未能拿到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有关2004年度全美大学出版社的经营统计数据,但从纽约大学出版社社长斯蒂夫·马伊科斯基先生(Steve Maikowski)那里获得了这样的信息:1.美国大学出版社大多数都是亏损经营,亏损面在90%左右;赢利的出版社也大多在某个年份赢利;2.美国的大学对自家办的出版社都有亏损补贴政策,以确保出版社能够正常开展经营活动,保证学术出版的顺利开展。从这两点来看,至少在学术出版的前提下,美国的大学出版社还是能够生存下去的,它们并没有受到商业出版太大的冲击。另外,根据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的统计,美国大学出版社平均可以将出版学术著作的87%的成本费用通过销售收回。在学术著作的销售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许可复制的版权使用费。这样,出版高质量、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便成了美国大学出版社追求的目标。
试想,要是某家大学出版社有着厚实的学术出版积累,并且在某个领域的学术著作的出版处于领先地位,或者其所出版的某本学术著作的某位作者是某年诺贝尔奖某奖项的得主,从大学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抵得过它们的亏损的。 这大概也能够从一个方面充分说明美国的大学出版社对自身职责的追求、对于学术出版的热衷并且因此而能依然活跃在美国这个出版大国的出版领域中。     非赢利机构:亏损经营如何生存 对于美国大学出版社的非赢利机构这一属性,根据出版社同时又是一个经营实体的特质,人们总是怀有很多的疑惑。就此疑惑,笔者与纽约大学出版社社长斯蒂夫·马伊科斯基先生有过一番交流。以下是他对笔者的回复:(美国的)大多数大学出版社每年都是亏损经营。这些亏损都由他们所在的大学承担。不过,亏损额的大小必须要有控制,并且一定要保持在学校和出版社共同达成协议的限度内。如果某家大学出版社持续亏损的额度超过了大学的期望值,那么社长大人的饭碗便岌岌可危了。 据笔者了解,美国大学出版社从大学获得的资金补贴或者资助金的幅度大小差别很大,因校而异。一般的大学出版社如果经营亏损的话,每年可以从学校获得上年度纯销售收入10%的补贴。有些规模小的大学出版社甚至能得到上年度纯销售总额50%的资金补贴。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这样总结美国大学出版社的亏损经营:只要在每年的经营活动中亏损额不超过纯销售收入的10%的话,他们的社长大人们尽可以高枕无忧地继续其下一年度出版计划和销售计划等的制定等,自己的位子应该仍然是很稳的。 话又说回来,要是某家出版社的亏损状况大大超出校方和出版社达成的协议,大学也会无可奈何,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继续承担。不过,美国大学校方可能会采取这样的措施:大学出版社的自主经营权可能会被学校收回,某些财务管理权会由学校直接掌控。这样一来,出版社实际上已经不能独立开展出版经营活动了。
上一篇:对市民灵魂的深刻挖掘(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