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化胡”到“西学中源”(1)(7)
2016-09-04 01:10
导读:《明史·历志一》总论《历法沿革》,其最后部分加了一段“故备而论之”的评论,文字与梅氏祖孙如出一辙,当系先后以蒙养斋汇编官和翰林院编修身份
《明史·历志一》总论《历法沿革》,其最后部分加了一段“故备而论之”的评论,文字与梅氏祖孙如出一辙,当系先后以蒙养斋汇编官和翰林院编修身份在康熙身边工作并参与撰写《历志》的梅珏成所为。其文为:
西洋人之来中土者,皆自称欧罗巴人,其历法与回回同而加精密。尝考前代远国之人言历法者多在西域,而东南北无闻。盖尧命羲和仲叔分宅四方,羲仲、羲叔、和叔则以嵎夷、南交、朔方为限,独和仲但曰宅西而不限以地,岂非当时声教之西被者远哉?至于周末,畴人子弟分散,西域、天方诸国接壤天陲,非若东、南有大海之阻,又无极北严寒之畏,则抱书器而西征,势固便也。欧罗巴在回回西,其风俗相类而好奇喜新竞胜之习过之。故其历法与回回同源而世世增修,遂非回回所及,亦其好胜之俗为之也。曦和既失其守,古籍之可见者仅有《周髀》。而西人诨盖通宪之器、寒热五带之说、地圆之理、正方之法,皆不能出《周髀》范围,亦可知其源流之所自矣。夫旁搜博采,以续千百年之坠绪,亦礼失求野之意也[48]。
除个别文字外,几与梅珏成的《明史历志附载西洋法论》一文相同。过去笔者认为这一论断是梅文鼎的匠心独运,以上分析表明,更可能的事实是,梅文鼎受到过唐顺之的启发[49]。也就是说,通过“回回历法——唐顺之——梅文鼎——梅珏成——官修《明史》” 这样一条线索,“西学中源”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明中叶学者的推测演变成清代钦定的理论。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宋代的“鸟兽草木之学”
郑和迷题和李约瑟难题的比较研究及其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