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沟村与耿村鬼神故事的文化审视(1)(2)
2016-09-13 01:42
导读:4.找替身型。这类故事源自民间的鬼魂信仰、民间普遍认为凡是非正常死亡者,如上吊、投河、跳井等轻生鬼魂,无法正常投胎转世,成为孤魂野鬼,他们
4.找替身型。这类故事源自民间的鬼魂信仰、民间普遍认为凡是非正常死亡者,如上吊、投河、跳井等轻生鬼魂,无法正常投胎转世,成为孤魂野鬼,他们要想转世为人,就必须找一个与自己同样死亡方式的灵魂,来顶替自己的位置。就要找替身。伍家沟村找替身的故事有:《没下巴壳的人》,《卖鬼》、《任三哥降鬼》、《鬼玩把戏》[2]279、297、299、295等,耿村这类故事有《张翠花上吊》⑦、《钉鞋掌的斗鬼》⑧等这类故事的结局,是引人寻死者的伎俩被人揭穿冲破,故事的命意主要是劝诫,告诫人们勿为小事而轻生。
5.驱鬼斗鬼型。人们一般是怕鬼的,可偏偏有些人不信邪,不怕鬼,与鬼斗智斗勇,用智慧来捉弄鬼,将鬼治服。伍家沟村多篇斗鬼的故事。《卖鬼》篇讲,罗家沟的沈老汉家中来了个找替身的吊死鬼,沈老汉佯装愿做替身,问鬼做替身的方法,鬼拿出一条绳子,弄出个绳圈,挂在梁上,告诉沈老汉,把头伸进套圈即可。沈老汉先把手伸进套圈,鬼说不对,沈老汉于是把脚伸进绳套,鬼很不耐烦,自己把脖子伸进套圈,沈老汉乘机用力猛拉绳子,把鬼牢牢拴住。他又打破自己的鼻子,用鼻血涂鬼身,鬼变成一只羊,沈老汉把羊拉到江边卖了三块钱[2]297。此故事讲鬼进行诱骗,沈老汉进行反诱骗,技高一筹,治服了鬼。《人背鬼》篇讲一个不信邪的胆大者听到有个鬼喊:“谁背我,我背谁”,就把鬼背起来走路,快到五更天,鬼想下来,背鬼者不放。鬼变得有千斤重,背鬼者硬撑着仍不放,于是鬼放臭气,现出青面獠牙的面目,背鬼者还不放,鬼最后现了原形——是一个吊死鬼变成的棺材板,被背鬼者烧化[2]284。背鬼者以勇气和毅力斗败了鬼。《鬼怕醉汉》中的教书先生醉酒中用大话治鬼,两个没下巴的鬼把走在路上的教书先生拽住问他怕不怕鬼,教书先生哈哈大笑说:“我爹逮鬼,我妈杀鬼,我吃的是鬼,屙的是鬼,腰里还别有两个鬼大腿,捞出来你俩啃一嘴。”说着还用手在腰里摸起来。两鬼吓得怪叫逃跑了[1]221。教书先生醉中仍有智慧编出自己一家治鬼的本领及自己吃鬼的经历,用以恶治恶的方法,把鬼吓得狼狈而逃。耿村斗鬼故事《嘎小子》中的嘎小子用各种奇妙的法子惩治了阎王所派的4个前来捉他的小鬼,4个鬼都狼狈而逃,阎王亲自来抓他,嘎小子用计策,反客为主,命令小鬼把阎王打了一顿。⑨《李二楞捉鬼》篇中的李二楞用狗血甩在小鬼的脸,把鬼抓住,锁在屋子里,⑩收费供人观赏。这些故事颇具喜剧性,是把鬼当猴子耍。有人说这类故事反映一部分农民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有些牵强,因为故事是以鬼的真实存在为前提的。倒是反映儒家的天地间以人为贵的思想,以及朦胧的“人是万物之灵”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人与鬼的关系方面表现了人的自信。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两村鬼魂故事内容的差异及文化成因
两村的鬼故事除了有上述相同的类型外,也有一定的差异。
伍家沟鬼故事中鬼的生活追求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故事中的鬼非常注重吃饭。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追求吃。《一餐浪浆饭》篇中讲一“乱葬岗”中的一群女鬼听山那边人家舍饭唱戏的消息,相互通知,欢天喜地前往,说:“我们一起去,看得好好地,吃得饱饱的,快活得美美的。”简直要欢唱跳跃起来[2]282。她不是只顾自己吃,还想到别人,还给有事不能去吃饭的鬼和醉卧坟场的醉汉带回饭来。《养生地鬼》篇中的女鬼来到人间均州罗汉沟口的饭铺用纸钱所变的铜钱买馍馍吃[2]260。《鬼吃烧螺丝》篇中讲一群鬼围火堆烧螺丝肉吃,嘻嘻哈哈,非常快活[1]219。《糍粑娃和城隍爷》篇中有权有势的判官和小鬼疯狂抢夺生意人的糍粑,将抢来的糍粑送给城隍爷吃和自己吃[2]248。善鬼恶鬼都想尽办法来吃,善鬼去吃舍饭,或买馍吃,或自己烧螺丝吃,恶鬼就去抢东西吃。吃成了鬼的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其二,伍家沟村故事中的鬼千方百计追求回到阳世,回到人间,共有5种类型的鬼返回阳间人世。(1)在阴间土生土长的鬼来到人世。《鬼精认子》篇讲阎王的女儿爱上了到阴间找妻子的生意人,和生意人一起回到阳间与生意人为妻。放弃官宦家庭生活,过阳间普通人的日子[1]199。(2)有的女鬼以两种不同的身份两次来到阳间。第一次是以女鬼身份嫁给人间男子,或女子嫁夫后病死,成鬼后回丈夫身边,作鬼妻,已经生子,被道士驱赶,回到阴间,托生为人,十七年后重回丈夫身边。造成娘比儿子小一岁的奇怪现象。《妖女鬼媳妇》[1]204、《娘十七、儿十八》都讲的这类故事[2]265。(3)女鬼的魂魄与世间的男子相爱,找到合适的机会借他人尸体复活,或在所爱的男人的帮助下,自己的尸体复活,以人的身份正式回到阳间(《李小姐魂嫁张公子》、《养生鬼借尸还魂》)[2]272。(4)轻生的吊死鬼千方百计地找替身,努力使自己早日回到人世(《没下巴壳的人》、《卖鬼》)。(5)世间男人被阎王错拿到阴间为鬼,或被阎王放回,送回(《阴差办案》、《还阳》),或自己跑回来(《赵老汉复生》),所有的鬼都把来到阳间人世视为最大的幸福,都在进行不懈地追求。阳世人间象磁石一样吸引众鬼纷纷聚合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