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的武当道教文化(1)

2016-09-13 01:42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的武当道教文化(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涉及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容十分丰
[摘 要]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涉及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极具认识和利用价值。本文对其中关于武当山得名认识上的偏差予以了驳正,并对明成祖大力营建武当山的深层次原因作了深入探讨。与此同时,对诸多游记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武当道教渊源、真武传说、道士修炼及其日常生活等情况,也作了全面梳理和深刻分析。   [关键词] 武当山;道教文化;山名;营建;道士生活;认识和利用   Abstract:Wudang taoism culture finds best expressions in ancient literary travel notes about Mt.Wudang, which is valuable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t.Wudang.This paper rectified deviation inunderstanding the naming of Mt.Wudang, and made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causes that the Ming emperor ZHU Di built Mt.Wudang energetically.Meanwhile,this paper sorted out and analysed thoroughly the origin of the Wudang Taoism,the Legend of Zhenwu,the religious self-discipline and daily living of the Taoism priest,ect.implied in lots of works of travel notes.    Key words: Mt.Wudang; the Taoism culture; the name of mountain; build; the living of the Taoism priest; understanding and exploiting
  
  
  一
  
  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是继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之后的又一座道教名山。慕名前来朝拜观光的历代道教信徒、政府官员和旅游者,一为武当山绝美风光而来,一为武当山道教繁盛而来。在许多文人墨客笔下,有关武当山道教及道教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自然也就成了永恒的主题。
  武当山别名很多。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沔水注》记载:“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嵾上山,又曰仙室山。……亦曰谢罗山。”[1]23296在众多名字当中,尤以太和山、武当山最为古老,也叫得最响。据《正蒙·太和》解释:“太和”就是“道”[2]2-3。由此可见,武当山的别名太和山,就是源于道教。武当山和太和山这两个名字相比,当数太和山一名更为古老。《九五经结天地历》就曾这样记载:“乃考翼轸之下,有山曰太和,故老相传云:上古玄武得道飞升之地,更太和之名,就封武当山。”[2]58元人刘道明在他的《武当福地总真集》中也是这样认为的:“是山先名太和,中古之时,天地定位,应翼、轸、角、亢分野。玄帝升真之后,故曰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故名焉。”[3]48上述两条引文,不仅说出了太和山一名早于武当山这一事实,并且也明言武当山一名的来历:源于玄武(宋代因避讳,改“玄”为“真”)在此修炼,飞升成仙。这个说法在一些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宣扬。如明王世贞在《游太和山记》中说:“谓武当者,非真武不得当也。”[4]14明汪道昆在《太和山记》中也说:“南山如负扆,信非元武(因避讳,也改‘玄’为‘元’)不足以当之。”[4]106明徐学谟在《游太岳记》中也说:“山故名武当,非玄武不能当之。”[4]152众口一词,似成定论。然而历代包括现今的一些较真的有识之士,对武当山的名字源于“非玄武不能当之”一说屡有微词:一是源于用字假借。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道教》所载的今人王家祐、沙铭寿两先生的《武当山命名考异》一文持有此观点[3]51。二是清代王概、今人王一军先生的“武力阻挡外力”说。清王概在他的《大岳太和山纪略·图考》中说:“纪武当者,谓惟真武之神是以当之……夫山之奉元武者多矣,此何独以武当名?”他进而又说:“均阳至此房陵,西通蜀汉,北接终南,山菁险深,自昔防之。且襄为重镇,南北朝关陇之师,多出武当,前代建武当郡、武当军、武当路以扼之。”[3]52今人王一军先生在他的《“武当”语源研究》一文中,详细列举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武当山及武当山地区大大小小的战争或与战争有关的大事件20多起,且认为古“当”、“挡”二字通用,以此来证明武当山得名系“武力阻挡外力”说的确凿无误[3]52-53。对此观点,笔者持赞赏和支持的态度。《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武当县》载:“(武当县)汉置。以武当山名。”[5]《汉书·地理志》“武当”地名下面,班固无注。“则是秦亦以武当为县名,汉因之而不改也……县之得名由此。”[6]《后汉书·郡国志》载:“武当有和城聚。”刘昭注引《荆州记》云:“县有女思山,南二百里有武当。”[7]从以上所引资料可知,武当山名与武当县名联系紧密,而武当县在秦汉时已有建制,固武当之名最晚晚不过秦汉。至于武当山名与武当县名孰先孰后,因手头资料有限,似不好妄下结论。但就一般情形而言,似应县名源于山名,况近人臧励龢、今人潘行藻及张培玉先生均持此说[8]。
上一篇:伍家沟村与耿村鬼神故事的文化审视(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