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满”革命与国史重建(1)
2017-01-19 01:0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排满”革命与国史重建(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二十世紀初現代「民族國家」觀念傳入中國,從歷史的角度出發
二十世紀初現代「民族國家」觀念傳入中國,從歷史的角度出發,也就存在著一個民族國家再造的過程。正如有的學者認為的那樣:現代民族國家都有對國史上年代悠久的史跡之紀念,但它們往往是晚近產品1。辛亥革命時期,革命派提出「排滿」,要求建立漢民族的共和國,對於「國史」的重新締造也成為革命派的時代任務。因此,他們書寫的歷史均以漢族族體為中心:除了尋求漢族的起源、歌頌漢族的始祖之外,還宣揚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輝煌鬥爭史、湧現的英雄豪傑、以及漢族悠久燦爛的文化,等等。本文著重以史料來重現當時的「國史」,以期對辛亥革命有更全面的理解。
一 漢族始祖──黃帝
黃帝原是一位部落首領,屬於姬周族。隨著後來以周族為核心的各部族逐漸融為一體,黃帝也就成了新的共同體──「華夏」的初祖。司馬遷作《史記》,在《五帝本紀》裏不僅把黃帝列在了所有帝王之首,而且把其他幾位古帝都說成是黃帝的直系子孫,甚至以後的「三王」──夏、商、周三代國家的始祖,也都是黃帝的直系後裔2。但是,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一直提的是三代、堯、舜,孔子是其中的中心人物。黃帝因漢初黃老並稱,後來逐漸演變成方術的守護神,開始與民族的始祖身份分離。
到了20世紀初,國人都是「黃帝子孫」的說法開始普遍起來。清末率先尊黃帝為漢族始祖的是部分改良派人士。1901年,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中指出:「漢種,即我輩現時遍佈于國中,所謂文明之胄,黃帝之子孫是也。」3歐榘甲也說:「合中國漢族之始祖,黃帝也;合中國漢種各族姓所自出,黃帝之子孫也」4。當時他們如此提法,似無多少政治用意,只是為了比較清楚地說明國內各種族類。而革命派在晚清掀起的尊崇黃帝的高潮,則是宣導大漢民族主義的表現。革命派黃節說:「衡陽王氏,當有明鼎革,抱種族之痛,發憤著書,乃取軒轅肇紀,推所自出,以一吾族而統吾國。」5明清之際的王夫之為重視黃帝的大學者,他於1656年完成《黃書》,提出「畛」之觀念:「人不自畛以絕物,則天維裂矣。華夏不自畛以絕夷,則地維裂矣。」6他視黃帝時代為華夏畛域之界定者,對其他族系只「講其婚姻,締其盟會……甥舅相若,死喪相聞,水旱相周,兵戎相衛……名系一統,實存四國」7。王氏的黃帝界定中國「種類」畛域之說,在晚清已成漢民族主義者之共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橫濱舉行「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用公共回憶的方式來重新想像漢族團體,把明清的改朝換代說成是「亡國」,把日本稱呼中國的「支那」當本國名稱。章在會上頌揚南明抗清志士,並呼籲江浙人士模仿他們8。在「亡國紀念會」後,留日學生界以省份命名的反清刊物如雨後春筍,如《江蘇》、《浙江潮》、《湖北學生界》等。《新廣東》一文中即明確說明:「今所謂朝廷者,乃韃靼之種,其部落居於滿洲長白山之下,在萬里長城之外,本與我中國黃帝之子孫不同種族者也。……應以土地還之中國人,……夫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也。」9此時,各地的漢民族主義者都有樹立黃帝為共祖之邉印?903年4月出版的《江蘇》雜誌第二期用的還是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出的第三期便改為黃帝紀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革命黨機關報《民報》第一期刊首印有黃帝像,圖下說明「世界第一之民族主義大偉人黃帝」。1903年軍國民教育會宣告成立,會員徽章的正面鐫黃帝像,背面小字為「帝作五兵,揮斥百族,時惟我祖,我膺是服」10。軍國民教育會以黃帝為徽章的圖案,顯然寓有反清的意圖。正如當時軍國民教育會的重要組織者秦毓所說:「徽章制黃帝之像,宗旨所在,不言而喻」11。
1903年5月,鄒容在《革命軍》中說:「滿洲人與我不通婚姻,我猶是清清白白黃帝之子孫也。」126月,章太炎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稱:「滿人既不可欺,富貴既不可復,而反使炎黃遺胄,受其蒙蔽,而緩于自立之圖。」137月,劉師培在《黃帝紀年論》中說:「黃帝者,漢族之黃帝也。」14接著又在《攘書》裏說:「炎黃之裔,厥惟漢族」15。陳天華也在次年的《猛回頭》裏把黃帝喚作「始祖公公」16,望他「給漢種速降下英雄」,以匡國難17。孫中山在《軍政府宣言》中也稱:「我漢人同為軒轅之子孫」18。之後,革命派類似的稱呼比比皆是,如稱「我同胞四萬萬黃帝之胤」19、「世界民族第一之黃帝胄裔」20、「吾聰明靈秀之黃帝民族」21、「神聖祖宗黃帝」22、「我四百兆黃族」23,等等。許之衡指出:「近日尊崇黃帝之聲,達於極盛。以是為民族之始祖,揭民族主義而宣導之,以喚醒同胞之迷夢。」24劉師培認為:「欲保漢族之生存,必以尊黃帝為急。黃帝者,漢族之黃帝也,以之紀年,可以發漢族民族之感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