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化转型与古典文学(1)(3)
2017-02-16 01:04
导读:如前所言,崛起于漠北,习于草原游牧的蒙古统治者不仅有着与中原汉地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更有着东西方征服几无敌手的独特经历,思想和文化上也没有
如前所言,崛起于漠北,习于草原游牧的蒙古统治者不仅有着与中原汉地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更有着东西方征服几无敌手的独特经历,思想和文化上也没有一般后进民族所常有的自卑。他们在南下征战中毁灭了大量汉族文化典籍,也残害了许多文章道德堪称楷模的文士儒臣,即使天下统一后对这些也不特别看重,视之为华而不实的多余物。忽必烈就曾发出疑问:“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⑤显然不理解也不欣赏汉族传统所谓的高雅文化,而更注重的是实用。也正因此,与贬斥传统汉族雅文化相对应,蒙古统治者对百工技艺、卦术命相等实用功利较强的俗文化特别看重。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几乎所有蒙古大汗都以大肆屠戮的方式对付曾经顽强抵抗的各地军民,但都无一例外地注意保存被俘妇女和工匠的生命。主要原因非他,即在于他(她)们一以肉体,一以工艺,都有着为统治者提供看得见的享乐服务之特殊用途。至于卦术命相,则可以为他们预测将来、趋吉避凶。这方面非常明显的例子是大蒙古时声名显赫的契丹儒臣耶律楚材。他作为辽代一个没落贵族能受到成吉思汗、窝阔台的器重,在“大根脚”云集的黄金家族毡幕内占有一席之地,并非由于他是一个汉化程度很深的北方儒者,而是他的善于占卜(“素通蓍”)⑥。此外,由于出身草原的蒙古统治者文化素养甚低,事实上很难习惯也欣赏不了中原上层传统的妙歌雅舞、精典六艺,而市肆商贾、戏场歌台、卖唱行院、城乡庙会这些世俗行业和场所,虽也出自中原,但由于能够直接满足统治者的口腹之欲、感官刺激、灵魂寄托,所以很容易得到青睐,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文化聚散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简言之,统治者的思想便是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原儒学正统权威被打破是元王朝建立后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重要标志,而此前雅文化的主流地位无疑是与这种权威地位密切联系着的,也无疑随着它们的丧失而丧失。同理,活跃在传统“下九流”行业和场所中不被汉族社会上层看重的俗文化,此时期却由于正统雅文化地位衰落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说到底,这些俗文化正由于适合同样粗俗的蒙古统治者的审美层次,故而大受鼓励和提倡,以至在事实上取代了正统雅文化的地位,最终成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完全可以断言,在中国思想及文化史上,元代这种文化转型带有乾坤倒置的革命性意味。过去,从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开始,思想史论者常常把明清易代作为“天崩地解”的文明大事变看待,事实上那不过就狭隘的满、汉种族关系而言,如果真的要从文化历史立论,“天崩地解”一词放在元代倒是恰如其分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白门柳》:龚顾情缘与明清之际的词风演进
嘉道之际的文学精神与创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