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民主改革前藏族部落交换与买卖述略(1)(5)

2017-02-21 01:06
导读:首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藏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等的民族。毋庸讳言,单一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首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藏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等的民族。毋庸讳言,单一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于是,人们便通过其他方式(如商业贸易等)来弥补。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商人的经商活动,部落属民的有些生活需求将难以满足。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将影响人们的健康。

  其次,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毋庸讳言,历史上藏区单一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因为 工业 (包括手工业)发展的滞后性必然影响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使许多生产工具等难以制造,即使有些能够制造,也大都生产工艺落后,性能低,质量差;另一方面,农(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难以实施。所以,商人从周边地区将先进的生产工具等带入藏区销售,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三,促进了藏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然而,不少人无视甚至否认商业贸易在藏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商业贸易作为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需求,而且弥补了交换的不足,对藏族部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断言,历史上,如果藏族部落社会没有商业贸易(包括交换),那么,藏区的商品经济无从谈起,部落经济将更加落后。

  其四,促进人们观念变革。有目共睹,历史上商人(尤其是外来商人)在藏族部落从事商业贸易的同时,也将周边地区的各种信息以及观念意识带入藏区,这对促进部落社会人们的生活观念、生产观念、消费观念等的变化无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历史上商业贸易在藏族部落社会尤其是经济发展中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诚然,必须承认这种作用并非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仅仅是一种客观效果,不承认这一点则是不对的,否认这一点则更是错误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考察藏族部落社会,商品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点:(1)从经营者主体而言,头人干预并垄断商业贸易。关于这一点,我们在 分析 藏族对商人的态度时已经论及;(2)就商品的种类而言,大都是藏区无法生产的东西,其中日用品占较大比重;(3)就交易的地区而言,商品买卖主要在农业区进行,而在牧业区,商业经济相对滞后;(4)从人们的观念来看,农业区人们的商品观念较为浓厚一些,大都能积极参与商业贸易。在牧业区人们的商品观念较为淡薄;(5)从贸易方式来看,农业区既有固定的集市贸易,又有分散的流动买卖,而牧业区则不同,流动贸易不太普及,即使固定的集市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且大多为季节性的。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星全成
《十七条协议》与西藏社会的历史变迁
理塘寺早期政策史初探
上一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明(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