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上帝的真相是雷电(1)

2017-08-04 01:1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上帝的真相是雷电(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作者自按]先人从雷电的恐怖
[作者自按]先人从雷电的恐怖力量中产生了人类早期的雷神观念系统。这种人和自然的原始关系,随着文明的推进,被运用到人间的秩序中:即社会的统治者为帝王,人民必须崇拜他们。与此同时,上帝的本源被遗忘,上帝显得愈来愈神秘化,成为人类思想的沉重包袱。揭开上帝的真相,人类则可以从形而上的虚幻的东西中彻底解放出来,因为形而上者皆源于形而下者,而形而下者对现代人来说,不是恐惧、崇拜的对象,而只是被不断认识的对象而已。
上帝的原型问题是原始文化的关键所在。(一)雷和神电,其甲骨文字形为电光曲折伸延状。而雷字,甲骨文字形则是在“电”字的形体基础上加上表示雷声的符号(雷声用圆圈或田字形表示)。《说文》:“申,神也。”(甲骨文“申、电”为一字。)又《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说文》的训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将雷电奉为神;神是天神,位于人的头顶之上;神和万物的关系是本源和派生的关系,即万物受神支配。神的观念的产生,其文字构造本身已经说明了观念的意象所在。“神”是形声兼会意字(即形声字中的声符仍表达意义),是对“申”(雷电)的祭祀崇拜。从“神”的命名理据中可知,神的原型是雷电。(二)雷和灵灵(靈)字的结构上方为“霝”,下为巫。而“霝”字,其甲骨文字形上为雨,下为两个口朝上的“口”形,金文则下为三个“口”。《说文》:“霝,雨零也。”霝的字形义为众人仰首朝天祈雨而雨落下之义。因为司辖雨的是雷神,所以仰天祈雨的本源对象就是雷神。“灵”字的构造和“神”字的构造,其方式是一致的。“灵”是对雷(霝)的祭祀活动(巫),而且“灵”字中的“巫”是“霝”字中用众“口”表示的祈祷义的语义加强。(三)雷和龙龙,其甲骨文字形和“电、雷”两字比较,龙字可视为“电、雷”的变形。龙字保留了闪电的弯曲状,又将表示雷声的符号“口”状移至弯曲处的终端,表示龙的口部。龙字中的口开口朝下,表示雨从龙口中倾泻而下。龙观念的产生,是原始先民对产生雷电的原因的一种生物化解释。在“龙”字的异体中,字形是在龙的形体上方加上“辛”。辛,甲骨文字形为斧劈树木状。从这个意义中又引申出刑具。在“龙”字中,“辛”位于龙形的上方,从辛的语义和造字的上下结构中可以看出,这个“龙”字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龙(雷神)的恐惧而又企图征服、控制它的心理状态。《集韵》在“龙”字下收录了“竜”这个异体字。该字的上方和“龍”字左上方一样,即甲骨文“辛”的隶定形式。“竜”的形义正是对雷电的征服状。此字形有力地证实了龙的原型是雷电。从龙字的发音上看,“lóng”正是记录了雷的隆隆之声。(四)雷和鬼鬼,其甲骨文字形为人的头部上方呈田形,甲骨文的鬼字上方的“田”,和雷字中表示雷声的“田”的符号意义相同。“鬼”字是会意字,从田和人的上下位置可以看出,其造字观念为雷电击死人后,人变为鬼这样的恐惧心理。(五)雷和帝帝,其甲骨文字形为捆绑的树枝状。“帝”字和“尞”(燎)字在形体上颇为相似。“帝”的字形中捆绑的树枝是用来燎祭的。殷人盛行燎祭,而“帝”的观念当为燎祭仪式举行者心目中的所指对象。《说文》:“尞,祡祭天也。”“祡,烧柴尞祭天也。”可见,燎祭的对象是上帝天神。从发生学的角度去看,燎祭的本源对象应该是明确的、单一的。但从殷商以后的文献所记载的已经泛化的仪式中难以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燎祭的本源对象,只有放到人类早期巫术仪式所含有的观念系统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释。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上古时期的“神、灵、龙、鬼”等观念,皆源于雷电崇拜。如果把人类早期观念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来看待,那么不难看出“帝”(燎祭的对象)和“神、灵、龙、鬼”属于同一观念系统,在意念取向上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类推原则,帝的原型当为雷电。“帝”在甲骨文中保留了燎祭仪式中“树枝状”这一中介形式,通过它表达了对雷神的崇拜。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讀《季康子問於孔子》札記(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