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班与清代乐府观念的转向(1)(4)
2017-08-05 01:35
导读:2 回顾乐府研究的历史,自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明徐献忠《乐府原》以降,(19)都系取汉魏六朝古乐府诗,考证题旨,追溯出
2
回顾乐府研究的历史,自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明徐献忠《乐府原》以降,(19)都系取汉魏六朝古乐府诗,考证题旨,追溯出处,而核心在于从音乐的角度看待诗歌。当编者和读者都习惯于从音乐的角度去探求徒诗与乐府的区别,则乐府诗的本质就全落到音乐方面,对乐府诗的理解也从音乐性出发,就像胡应麟说的:
近世论乐府,必欲求合本事,青莲而下,咸罹讪讥。余谓乐府之题,即词曲之名也;其声调,即词曲音节也。今不按《醉公子》之腔,而但咏公子之醉;不按《河渎神》之腔,而但赋河渎之神,可以为二曲否乎?考宋人填词绝唱,如“流水孤村”、“晓风残月”等篇,皆与词名了不关涉;而王晋卿《人月圆》、谢无逸《渔家傲》殊碌碌亡闻,则乐府所重,在调不在题,断可见矣。(20)
乐府既然重在音乐,而音乐又亡而无征,谈论乐府而无法讨论其音乐品性,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能谈论的都是非本质性的东西,这一前提使后人所有涉及乐府的议论都落在一个无根的窘境。出于不得已,人们只能用各种权变的态度来处理乐府问题。最绝望的态度是抛弃音乐,直接以伦理品性为代偿来整理乐府诗。如清初朱嘉征的《乐府广序》,自序先设问:“四始阙则六诗亡,乐府其何以称焉?”既而承认“夫六义存则诗存,六义亡则诗亡,诗亡而乐亡”,于是只得取两汉迄隋唐乐府作品以配四始,“要以国风为之首,余诵相和伎暨杂曲,两汉以后风俗形焉。《乐书》所谓周房中之遗声,其风之正变乎?雅为受厘陈戒之辞,鼓吹曲兼三朝燕射食举,为王朝之雅矣。若夫郊祀庙享之歌,所以美盛德之形容,颂也”。(21)这是处理前代乐府作品的问题,至于写作,看得比较透的如毛先舒,根本就认为拟古乐府已不具有创作的意义,只可作为一种诗歌史的学习罢了。所以他《与李太史论乐府书》曾这样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窃以唐诗、宋词,已失音谱;況汉魏之乐,法何可寻?即有得汉乐谱九章者,亡论伪真,恐同舟刻。以书为御马,情有远至;于字案宫徵,勉期上唇。九原不作,何从质之邪?总而蔽之,难问者调,而可求者辞。辞之不可求者,断简讹□;而可求者,古色俊句。汉文存者,贵同球削,后人拟之,未免效其趋步,而瞠乎绝尘。抑有斐然新杼,强袭故名,凡兹之流,均属非要。仆故尝云拟古乐府有如儿戏者,此耳。然其古气高笔,往往惊奇绝凡,仆谓拟可不存,而不可不拟;即可不拟,而不可不读。取其神明,傅我腕手,随制他体,可令古意隐然。政如作楷行者,先摹籀篆;又如宣德铜器,不必见宝,而浑然之内,荫映陆离,斯可贵耳。(22)
他的看法是古乐府必须读,但不必拟,即使拟作也不必存,只将它作为学习的一个途径,取其古雅色泽以熏陶自己的文字。话是这么说,但只要不放弃写作的尝试,就必然存在如何把握乐府文体特征的问题。从明代以来诗家对乐府写作的态度看,不外乎就是放弃声律和不放弃声律两种思路。
一部分诗论家在肯定诗乐已分离的前提下,仍不肯放弃乐府的音乐性,乐律既不可知,就转而向语音节奏方面寻求补偿。这又表现为几种情形:一是试图找出乐府语言节奏区别于古诗的特点,如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说:“乐府歌行贵抑扬顿挫,古诗则优柔和平,循守法度,其体自不同也。”(23)这是最常见的态度,诗话中论乐府、古诗之别往往涉及到这一点。二是认为乐府固有的声律特征就保留在古词中。清初沈方舟《汉诗说》自序持这种信念:“世之论乐府者曰,不知乐,不当作乐府。考于古人,作者未尝歌,歌者亦不能作,为此言者非真知乐府者也。乐府之声亡,而音未亡。声亡者,歌伶之节奏无传;音未亡者,文之缠绵慷慨,终古长在也。”在他看来,古乐府作者写词,原与音乐无关,所以音乐失传并不影响乐府写作,乐府的声调仍然保留在文字中,也就是说可以从乐府古词中去体会乐府的声调。三是认为古乐虽不可知,但寻绎古词,也不排除天然吻合的可能。吴景新说:“晋挚虞有言曰,今尺长于古尺几半寸,乐府用之律吕不合,史官用之历象失占,医家用之孔穴乖错。则是本律吕而有作,昔人尚有不合之议,况无律吕而强事空腔,其不知乐府也审矣。”那么乐府是不是就不可作了呢?他道又不然:“彼汉魏之奏于庙堂,发于铙角,分乎清瑟,谐于唱和者无论已,至于里歌巷曲,怨调悲音,当时未必尽知宫商而叶之,其共相流播不朽者,讵非自有天籁之音与吻合者耶?今之视昔,犹昔之视今也。况有古之题可原,古之事可托,古之意可思,古之辞可绎,仿而咏之,虽未取合于律吕,焉知其不有合于律吕也?”(24)这不能不说是最乐观的想法,但近乎瞎猫逮死老鼠的几率实在很难让人相信其可行性吧?四是干脆用新的声律形式来替代。明代荆溪俞羨长曾创立“古意新声”一体,用近体声律来写乐府题材,徐等和之,直到清初尚有人和作,以为“犹存汉魏之义”。(25)这种想法很好,可惜毫无新意,只是重蹈唐人旧辙。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