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读后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17-08-08 01:03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读后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读后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朴实的农民,最勇敢的
读后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朴实的农民,最勇敢的科学家饥饿被认为是人类最古老的一个敌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仍然有八亿多人口处于饥饿当中,这是一个比整个欧洲人口还要多的群体。全世界每年有约九百万人死于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说每天有两万四千人,每四秒钟约有一人因为饥饿离开人世,而在这当中,有一多半是儿童,换句话说,由于直接或间接的饥饿原因,每八秒钟就有一个孩子被活活饿死。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向来受到世界的关注,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报告,宣扬“中国粮食威胁论”,然而近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2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的粮食年产量从三亿吨增长到五亿吨,以实事回答了布朗的置疑。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仅次于美国和欧盟。从粮食缺口大国到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40年磨一剑,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现在的第一期、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的达标。这期间的过程,袁隆平走得异常艰辛。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民以食为天。然而这句话喊了这么多年,哪朝哪代解决了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没有解决吃饭这个根本的民生问题。为什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天灾人祸之外,生产力低下是根本原因,农民们在水田里辛苦一年,能打下的粮食只有那么多。从科学上寻找高产的方法,向饥饿挑战,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是我们学农的知识分子的天职!带着这样的信念,袁隆平走向了现代遗传学之路。多少年来,人们已习惯常规选种。袁隆平也曾想通过常规稻的选育,得到高产优质的稻种。他调查后发现,这种方法得到的稻种增产优势不大,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才能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稻种呢?袁隆平想到了杂交优势。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在对调研的材料进行反复研究之后,袁隆平立志突破学院派的禁忌,坚定了寻找雄性不育株,去触及杂交水稻禁区的决心和信心。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大字报开始在校园出现,针对袁隆平的大字报不下一百张,内容不一而足。有的攻击他“搞的是盆盆钵钵的研究,宣扬资产阶级的孟德尔、摩尔根的学说”;有的说他“自由散漫,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向袁隆平猛烈开火!”……各种“罪名”和“帽子”都有,连《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也成了罪证。无独有偶,在“文攻”的同时还出现了“武卫”。大字报墨迹未干,“革命小将”立即横刀夺爱,把袁隆平种试验秧苗的坛坛罐罐几乎全砸烂,秧苗也被折断。幸好其中的几位学生,不忍心看到袁隆平多年的心血被毁掉,他们偷偷地藏了两三盆。5.18事件,几乎毁掉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试验。对此,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冷语相讥。但为了解决温饱,为了不再看到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百姓,袁隆平痴心不改,更坚定了继续搞下去的决心!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寻找合适野生稻终于有了一定结果!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杂交水稻的种植也迅速在全国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应用推广,杂交水稻的高产优势已毋庸置疑。但在1992年3月,某报头版刊登了一条长篇座谈纪要,纪要上反映了个别人士对杂交水稻米质的评价,说杂交水稻是“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对此,袁隆平十分冷静,从容应对。在承认存在个别组合高产低质的情况下,又用国家鉴定结果事实说明,杂交水稻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绝对不是什么“三不稻”。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有关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在场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对这位卓越科学家取得的新成功而欣喜不已。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袁隆平算了一笔账,如果2020年后每年有2/3的播种面积种植超级杂交水稻,每公顷增产粮食2吨,则增产的粮食达2亿吨,那么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8亿人口,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和贡献啊!袁隆平的巨大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和尊重。目前,他正协杂交水稻课题小组朝超级杂交稻、水稻基因技术方向大力进军。我们期待,袁隆平及他的科研队伍,以及广大农业科学家更突出的技术突破!问及袁隆平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的公式是:成功=知识 汗水 灵感 机遇。正是抓住这四个要素,袁隆平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在征服了一个个科学高峰后,又向新的目标攀去。袁隆平还说:“杂交水稻的成功,除了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外,最重要的是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杂交水稻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能集中物力、人力和财力办大事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一首凯歌。”从1978—2008,改革开放走过了30周年辉煌历程,我们逐渐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再到政治文明的巨大转变。是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科技之风,是国家的大力鼓励科技创新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如此进步。孟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对于中国仓廪实的实现,我们可以想像,袁隆平做出了多大贡献!民以食为天,袁隆平在这30年中用高产高质的粮食让百姓安居乐业,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最大障碍。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是工业的基础和原料来源,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因此,尽管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们正逐步走向富裕,但发展农业仍不失为重中之重。在最近召开的当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农村改革方案更说明了这一点。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科技实力来解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就没有生产力。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这一第一产业,我们应当首先发展农业科技,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加大对农业研究的支持,进行科技兴农。同时大力培养农业人才,多多培养像袁隆平这样有创新意识、有实干精神、甘于奉献的人才。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同时,我国是世界大国之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还要帮助广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产这一最迫切领域的援助,让我们改革开放的果实惠及全球。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袁隆平这一农业科学的领军人物在这个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像袁隆平一样奋斗在科研前线的科学工作者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爱国敬业,甘于奉献,敢于创新,努力在我国亿万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展望未来,相信我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会越走越开阔,越走越平坦!附:走近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书名:走进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作者:姚昆仑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内容简介:本书共八章,分别为童年华少时、禁区拓荒者、冲刺三系稻、攻克两系关、征战超级稻、情智盈天地、当惊世界舒、壮志酬未来。从袁隆平的成长、学习、生活讲到他的工作、科技攻关,从为研发三系稻长达十年的艰苦探寻到解密水稻基因图谱,到向超级稻进军,再到“人造食物”的畅想,从只身一人到使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学科,吸引着众多超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投身这一领域……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更是一个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愤图强、勇攀科技高峰,将毕生奉献给祖国发展的真实写照。尤其在1978—2008这改革开放30年中,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取得了巨大提高,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我国三步走计划也因此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袁隆平也为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我们新时代的楷模,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骄傲!本书旨在广泛宣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事迹,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族的科学意识,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勇攀科技高峰,启迪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风尚,有着积极作用。金融院07级7班 周银红 学号:20072210127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妙谈我国古代八大笑星
上一篇:从英国地铁爆炸案案谈视频证据的运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