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寻中沉沦(1)(2)
2017-08-08 01:31
导读:不同时代的犹太移民对于在美国生活有着不同的感受。第一代犹太人移民起初都聚居在北方城市里,他们原封不动地保持着正统的犹太信仰和生活习惯,继
不同时代的犹太移民对于在美国生活有着不同的感受。第一代犹太人移民起初都聚居在北方城市里,他们原封不动地保持着正统的犹太信仰和生活习惯,继续说他们本民族的语言。如《波特诺伊的怨诉》当中的波特诺伊的母亲索菲·波特诺伊,她是他们本民族文化的维护者,严格地遵守犹太教教义和讲着他们的民族语言意第绪语。移民的第二、三代则受到双重文化的冲击,一方面,现代社会不断使他们美国化,赋予他们以美国人的特点,如《美国牧歌》里的主人公利沃夫;另一方面,他们又大多生活在聚居区,不可避免地会经常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即使他们不再严格遵从犹太教法典的道德教规,也至少是在其影响下生存。在这种双重文化的夹击下,当代犹太人有着特殊的复杂的感受,然而不管犹太人生活在哪个国家或地区,也不管他们被同化的程度如何,他们总是客居他乡的“局外人”。因而,一方面,他们顽强的地保持本民族文化共同体不被同化,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迎合当地的文化环境。这种游离于任何一边的现象使当代犹太人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缺乏归属感。“罗斯笔下的主人公是复杂的,来自于同一时期的双重敌人:内部的和外部的。”[1]24
二、理论来源
身份认同(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概念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身份认同关注的是: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身份认同主要是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
大概说来,身份认同分为四类,即个体认同、集体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第一,个体与特定文化的认同,就是个体身份认同。从文化角度讲,在个体认同过程中,文化机构的权力运作促使个体积极或消极地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以实现其身份认同。第二,集体身份认同,是指文化主体在两个不同文化群体或亚群体之间进行抉择。因为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个文化主体须将一种文化视为集体文化自我,而将另一个文化视为他者。第三,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强调的是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中心,是启蒙
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关注的对象。第四,社会身份认同(social identity)强调的社会属性,是
社会学、文化
人类学等研究的对象。“在西方,现代的主要的社会斗争也许可以被分为三类:首先,为社会地位而斗争,然后,为社会阶层而斗争,而最后才是为社会身份而斗争。”[3]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何云英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吕本中十年研究综述
四位侠女,两种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