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追寻中沉沦(1)

2017-08-08 01:3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在追寻中沉沦(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的著作,书中描绘了主人
[摘 要]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的著作,书中描绘了主人公美国犹太人利沃夫一家由盛而衰的故事,身份问题是他们一家人难解的结。他们各自在探寻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意义,最后他们在身份的追寻中各自走向沉沦。本文作者试图从身份认同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   [关键词] 美国牧歌;身份认同;追寻;沉沦
  
  一、引言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 1933—)是当今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的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自从他的处女作《再见,哥伦布》(1959年)(Goodbye, Columbus)(获196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for Fiction)问世以来,陆续出版了《美国牧歌》(American Pastoral)(1997年)等多部有影响力的小说。
  菲利普·罗斯的作品描绘出当代美国社会中各种心态复杂的人物,他们当中许多人是生活的失败者,最后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走向毁灭。“罗斯开拓了顺从与获得认可的冲突,个体与环境的冲突,还有面临着的选择的冲突,冲突来自别人想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和自己认为的最好的生活。”[1]36罗斯在他的小说中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身份危机和生存状况,以犹太人在美国的种种遭遇说明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压抑和他们相应的反抗。罗斯从身份危机的角度审视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揭露犹太人在以美国白人为主流文化的社会中生存的艰辛。
  非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于1997 年成为《时代》杂志评选的十大优秀图书之一,被美国各大杂志、报纸称为罗斯最感人、最有才气的一本小说。在书里,主人公利沃夫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先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球星,然后又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富有的皮革业老板;娶了美丽的新泽西州小姐,住进了少年时代就向往的有着160年历史的乡间石头古屋,他那和谐、闲雅的中产阶级生活就像一首现代田园牧歌,是无数美国人梦寐以求的天堂般的日子。但在光环的照耀下的是利沃夫那痛苦的灵魂:他十六岁的女儿毁了别人认为的美好的一切。她炸掉了当地的邮局,炸毁了一家百货商店,百货商店象征着美国,因为商店主人自从开业以来每天都在升国旗。虽然利沃夫出身犹太家庭,但他认同并为之奋斗和找寻的是美国文化的根源。事实上,利沃夫一直要摆脱的正是犹太身份对他的束缚。当他的母亲试图在其女儿梅丽身上打犹太教的烙印时,当他的犹太朋友布克试图让他为犹太社区踢球时,他不乐意甚至恼火。他说他从小就不喜欢走进希伯莱的教室。他所有的欢乐和成功,都是美国式的。而这一切,都被生活在美国的第四代犹太人,他的女儿梅丽毁掉。16岁的梅丽痛骂腐朽制度,甚至炸毁了当地的邮局,随之死去的有科伦医生。对于作为父亲的利沃夫来说,梅丽炸毁的不只是一个邮局,而是美国的象征。从利沃夫的祖父移民到美国以来,整整三代人,一直都努力工作追求成功,三代人都生活在对美国的狂喜之中。可是第四代的梅丽和她的同龄人却游离在这个游戏规则之外,他们要捣毁纽瓦克,烧毁前辈们创下的整个世界。这使梅丽的父亲意识到这是一个信仰动摇、传统解构的时代。他不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让这些聪明的犹太孩子做出如此极端的行动。女儿的极端行为使这个家陷于深深的痛苦之中,美好的一切不复存在。利沃夫是移民的第三代,虽然有工厂、有事业、有了他想要的成功。但他作为新一代的美国犹太人,在摆脱了所谓传统压抑,即放弃了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犹太戒律之后,最终无所适从。成为一个没有身份的犹太人,其结果只能成为一个被社会抛弃的晃来晃去的边缘人。“你可以通过给犹太人一个安全的居住地方来结束对一个犹太人的驱逐,但是,这并不能结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驱逐,因为这个世界仍然是被割裂的、无序的。一个犹太人始终处于被驱逐的景况,无论是在耶路撒冷还是在泽西州都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美国的犹太人并不被认为像在家里一样自由自在。”[2]所以,犹太人在精神层面并没有真正融入到美国白人社会中来。
上一篇:从《笨花》看铁凝文学上的突破与发展(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