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由左翼文学而引起的思考(1)(4)

2017-08-08 05:17
导读:1.李大钊:“我还是主张从前的第一条办法。但如果不致‘破坏《新青年》精神之团结’,我对于改归北京编辑之议亦不反对,而绝对的不赞成停办,因停

1.李大钊:“我还是主张从前的第一条办法。但如果不致‘破坏《新青年》精神之团结’,我对于改归北京编辑之议亦不反对,而绝对的不赞成停办,因停办比分裂还不好。”
胡适在李大钊的意见之下有一条注:“后来守常也取消此议,改主移京编辑之说。”
李大钊还特别另写了一信给胡适,约胡适当面细谈,因为陈独秀信中还委婉的批评了胡适等政治倾向上的问题:“南方颇传适之兄与孟和兄与研究系接近,且有恶评……我盼望诸君宜注意此事”(1920.12.16陈独秀致胡适、高一涵信),李大钊同意钱玄同的意见:“……关于研究系谣言问题,我们要共同给仲甫写一信,去辩明此事。”(1921年1月李大钊致胡适信)胡适在李大钊的表决意见之下批注的“后来守常也取消此议,改主移京编辑之说”,当是他们面谈之后的结果。
2.周作人:“赞成北京编辑。但我看现在《新青年》的趋势是倾于分裂的,不容易勉强调和统一。无论用第一、第二条办法,结果还是一样,所以索性任他分裂,照第一条做或者倒还好一点。”
3.周作人是代表他们弟兄两人写的意见的,但鲁迅在周作人写的意见之下又补充了一句:“与上条一样,但不必争《新青年》这一个名目。”④
北京同人的表决都是直接写在胡适的信上的,所以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随着胡适的书信保留了下来。
这次表决只有一个变化,就是由原来大家比较赞成的鲁迅所说“最为顺当”的第二条,现在基本上都赞成第一条另起炉灶的方案了。可见北京同人们的态度是非常一致的,也非常的坚定。
这就是《新青年》分化的真面目。如果要分左右两翼,李大钊、鲁迅均属于胡适的右翼,并非过去一般所说鲁迅的态度与胡适针锋相对。当时上海编辑部与北京《新青年》同人处于一种对立的态势倒是比较近于事实的。陈独秀将《新青年》不自觉的视为其私产,或视为其政党组织的思想文化宣传的阵地,而对于昔日的同人们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在事先没有征得同人们的同意下就把《新青年》交给他在上海的同志陈望道、沈雁冰等人去办了,事后仅仅写信打一个招呼,而且还是因为稿源问题,需向北京的朋友们催稿才告知的,他希望北京的朋友继续支持《新青年》,准确的说是继续支持由他所委托的人主持的《新青年》。陈独秀很清楚,《新青年》的优秀作者队伍当时都集中在北京;但是北京的同人们一致要求《新青年》移回北京办,这实际上就是对于上海编辑部表示抵制。陶孟和则以当局禁止邮寄《新青年》杂志为理由,建议索性停刊(即胡适信中提出的第三条意见,这一条鲁迅也并不反对);钱玄同则显得很冲动,他说: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与其彼此隐忍迁就的合并,还是分裂的好。要是移到北京来,大家感动[情]都不伤,自然可移;要是比分裂更伤,还是不移而另办为宜。……《新青年》若全体变为《苏维埃俄罗斯》的汉译本,甚至于说这是陈独秀、陈望道、李汉俊、袁振英等几个人的私产,我们也只可说陈独秀等办了一个“劳农化”的杂志,叫做《新青年》,我们和他全不相干而已,断断不能要求他们停板。⑤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从湖湘文化看沈从文、丁玲、周扬
在生存需求与浪漫爱情之间 ——对萧红与萧军及端木蕻良关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