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2)

2013-10-18 01:09
导读:苏等产布区,大量收购布匹往贩。河南孟津“秦陇巨商终年坐贩”;74孟布远销“陕、甘以至边墙一带”;75湖北棉布为“西贾所收”;76江苏宝山棉布“有
苏等产布区,大量收购布匹往贩。河南孟津“秦陇巨商终年坐贩”;74孟布远销“陕、甘以至边墙一带”;75湖北棉布为“西贾所收”;76江苏宝山棉布“有陕西巨商来镇设庄收买”。77以上所述,都是省与省之间的较长距离的运销。在各省内部也还有县与县之间的运销,其特点与省际间棉布流通特点基本一致。
此外,由于产棉区的纺织业不发展,也形成原料和纺织品的对流。如:东北的棉花与山东的棉布,长江上棉花和棉布的相对流通;广西“自桂林贩棉花、白糖等杂货至湖南”,78湖南耒阳“布通行郴、桂、粤西间”。79不过,这种对流只是较小范围和局部的。

对各州县内部棉花、棉布的流通的状况,我们从另一角度进行分析,大体上可以按是否种植棉花,有无棉布买卖分成两种情况,也就是棉花、棉布自给不足或自给有余的州县,和自给自足的州县。

第一类棉花、棉布自给不足或自给有余的州县,主要有以下十种情况:

1、产棉外输,产布外销。

江苏省松江府、太仓州的一些县,既种植棉花,又生产棉布,而且棉花和棉布的产量很多,因此,棉花、棉布都外销。如:上海县“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80该县的北桥镇“多木棉”,三林塘则“棉布独胜他处”。81当然,这种情况也有例外的时候,康熙三十四、三十五年,上海遭受奇荒,“花种俱绝,陈花卖尽”。姚廷遴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年七十,未曾见我地人,俱到外边贩花归来卖者,真奇事也。”82因此,这里举的例子(包括以下实例)指的都是一个县正常年景的情况。不过,象上海县这种棉花、棉布双双外销的县在全国也是不多的。

2、产棉也产布,只外销布。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湖北随州“户种木棉,人习为布。秋熟后,贾贩鳞集,”购买棉布。83浙江乍浦在“田荡之种棉花者,十几三四,约足供数万户纺织之资。纺织所出布匹约可以衣被百万人。……其利特溥。”84棉花供数万织户,布匹供百万人用,从规模和数量上看,大概有外销。直隶滦州地“宜木棉”,“女勤纺织,比屋皆然”。“尤多棉布,然用于居人者十之二三,运于他乡者十之七八。”85四川新津县产棉花,“邑男女多纺织,故布最多,有贩至千里外者。”86这类县用自种棉花,纺织成布,除自用外,销往他处。

3、产棉也产布,只外销棉。

直隶冀、赵、深、定诸州“每当新棉入市,远商翕集,肩摩踵错。”87山东清平县“人多种木棉”,“木棉市集,向来新集最盛。近来王家庄、康家庄、仓上等处亦多买卖,四方贾客云集。”该县“女工以纺织为事,多用纺车,纺成之后,治机织布,或售或留,一家衣被,日用皆取给焉。”88这些县的棉花产量很高,但人们不能织大批的布出售,所织布仅供自用,输出剩余的棉花。

4、产棉不足用,输入棉花,织布自用。

湖南新化县“妇人女子纺织之声,虽于夜分不辍,但所需棉花,尚藉资于邻境,不全出于土产。”89邵阳县棉花“种之颇多,……大约每年所收,不足衣本土之人,多贩之他处。”90江西高安县“粗粗少足者,灰埠之棉布而已。而其料亦十八取于通州、湖广。尽高安所产之花,不足以给高安半邑之寒。”91这类县虽然种植棉花,但棉花不够本地人用,靠输入外地棉花,织布自用。所谓自用也包括在本地出售多余棉布,易换或易买棉花等所需日用必需品。

5、产棉不足用,输入棉花,织布外销。

广东长乐县“旧志〔指康熙志〕云,邑棉比江西为胜,但花时忌风,收时忌雨,以故仰江西者恒什五。近来县前出布颇多,谓之县庄贩往他处,其棉花多买自羊城。”92河南孟县“虽县西高坂颇产棉花,究属不敷,尚赖直隶、山东、湖广以及本省各外郡县棉花货用。”居民所织布,以“孟布驰名,自陕、甘以至边墙一带,远商云集,每日城镇市集,收布特多。”93这种县棉纺织业比较发达,本地棉花不够用,靠输入外地棉花,织布外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6、产棉也产布,布不足用,输入布。

山东诸城县棉花“收轻,故布亦少。春秋成衣,半仰给于北商。”94四川昭化县“棉花少产,民间或种之为织布纺线之用。布线粗松,且少不给用,恒市南布用之。”95也有的县,如:陕西延长县“棉花不多种,惟川地爽垲为宜。苗不高长,结苞亦颇稀,花绒短,纺织不能促工;即成线,亦难细。所以地少织布,所需白兰大布,率自同州驭〔?驮〕来。各色梭布,又皆自晋之平〔阳〕绛〔州〕,购以成衣。”96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县虽然产棉也产布,但布不能满足本地人的需要,所以要向外地购买棉布。

7、产棉外销,输入布。

“奉天各处地多宜棉,而布帛之价反倍于内地,推其原故,大抵旗民种棉者虽多,而不知纺织之利,率皆售于商贾,转贩他省,既不获种棉之用,而又岁有买布之费。”97在产棉区,当人们不会纺织时,多产生这种情况。四川“沿江一带,愚民将所种棉花,贱值卖于客贩,顺流而下,载至江楚织布,运川重价出售,川民习以为常,宁甘买用商布,初不知种棉自织之为利便也。”98

8、非产棉县,输入棉花,织布外销。

山西孝义县“男妇皆能纺织,所制棉布,鬻于西北州县外,而棉花则出真定诸处,经平遥东来,南行灵隰,则自孝义转贩。”99贵州印江“棉花自铜江口、秀山负荷以来,而印江之布,衣被远方,则女红之勤也。”100这类县虽然不种植棉花,但人们多能从事纺织,依靠输入棉花,织布外销。

9、非产棉县,输入棉花,织布自给。

江西龙南县乾隆时“妇多织棉、苎为布,贫户恒取其息,以自给养。”棉花则沿赣江“溯流而来”。101至道光年间,纺织业发展,“木绵布邑人竞织之,或被袄巾带之类,贸于四方。”102直隶平乡县“不产棉花”,但“女务机杼,贫者鬻粗布以食”。103这类县的妇女要购买外地棉花,从事纺织,以自给。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0、非产棉县也不织布,输入棉布。

河南舞阳县“不宜木棉,布帛之须,多资贸易。”104甘肃甘州府“布絮其来自中州”,“甘人用线皆市买,不自绩。”105“甘省苦寒,土不宜桑,种棉纺织,概置不讲。布帛之价,贵于别省。”106有的不产棉花,不织棉布的县,也要输入少量棉花,以供人们纺线、絮衣被之用。

第二类棉花、棉布自给自足的州县,如:山东栖霞县“绩纺木棉以自衣被,绅士农家无男妇皆为之。”107陕西耀州“能植木棉,事织纺。然为布无多,不能出村落也。”108从史料反映的情况看,真正自给自足,不买卖棉花、棉布的州县,是很少的。如果把河南沈邱县“花布足以自赡,至粮税所需,尤多籍以供办。”109这类只有少量棉花、棉布买卖,“贸以佐日用”110的州县算上,也不会很多。但严格地说,这类州县并不是自给自足,而是自给有余的。

以上这些典型事例,几乎代表了清代前期全国各种类型的县。从中可以看出,只有自给自足完全不买不卖棉花、棉布的县的人们,不依靠,而其他县的人们,不是需要依靠棉花市场,就是需要依靠棉布市场,或者两个市场都要依靠。据郑昌淦研究表明:“完全属于、或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类型的棉纺织业,为数甚少。”即使加上那些棉花或棉布其一是自给自足的州县,数量也不会多。而且对一个州县来说,也不是所有的乡村都产棉花,都织布,或者都相反。“据乾隆《安肃县志》载,全县有263个村庄,只有两个村庄纺棉织布。”有的县则是几个村镇产棉,几个村镇织布,前述的上海县就是如此。即使在江南这种棉纺织业发达的地区,也有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大多数乡村不纺织的情况。在元和县又有周庄镇这类从事棉纺织业的地方。就是无锡这类棉纺织业发达的县,也不是乡乡、村村、家家都从事棉纺织业。111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二 棉花、棉布的交易方式

在城镇、集市上,参与棉花、棉布交易活动的人主要有乡民(包括居民、织户等一般民众。)、小商贩、商贾和牙行经纪人。这四种类型的人,各自都有不同的交易方式
上一篇:宋代嶺南地區的生態環境與稻作農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