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棉花、棉布的运销(4)
2013-10-18 01:09
导读:了棉花、棉布的来源问题。如果说全国各地区的棉花、棉布绝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即不买也不卖的话,那么,棉花、棉布的流通就应该是很少见的。
了棉花、棉布的来源问题。如果说全国各地区的棉花、棉布绝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即不买也不卖的话,那么,棉花、棉布的流通就应该是很少见的。但是由于各地人们对棉纺织品及其原料的需求,使得棉花、棉布成为商品,在清代前期大部分地区流通。又由于全国地区辽阔,自然条件不同,发展不平衡,棉花的种植,棉布的生产也不一样,而且各地区人们对棉花和棉布的衣料需求,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在清代前期,全国绝大部分州县的棉花、棉布是自给不足,或者是自给有余的,人们都要依靠棉花或者棉布。正是大多数人的这种需求,才形成了棉花、棉布在省际间、县际间、城乡间、乡村间的流通。这也是棉花、棉布流通的最基本条件。
1 乾隆《盛京通志》卷之二十七,物产。
2 嘉庆《滦州志》卷一,疆理,风俗。
3 方承观:《棉花图》原跋。
4 雍正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河东总督王士俊奏,见《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23辑,第427页。
5 雍正十年八月初五日山东巡抚岳浚奏,见《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20辑,第383页。
6 康熙《高苑县志》卷之一,方舆志,物产。
7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8 志勤:《清代前期陕西植棉业的发展》,载《西北资料》1980年,第1期。
9 《续历年记》康熙三十五年,见《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 戴建沐:《助修海侯庙记》乾隆,见光绪《余姚县志》卷六,物产。
11 道光《乍浦备志》卷九,土产。
12 褚华:《木棉谱》,上海掌故丛书,第1集。
13 乾隆《广信府志》卷二,,物产。
14 道光《怀宁县志》卷之七,物产。
15 吴中孚:《商贾便览》卷八,天下水陆路程,乾隆五十七年。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6 参阅郑昌淦:《明清商品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6--231页。
17 《清宣宗实录》卷九,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辛巳。
18 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二,道光。
19 参阅郑昌淦前引书。
20 师范:《滇系》四之一,赋产,嘉庆。
21 乾隆《孝义县志》物产民俗,物产。
22 祁寯藻:《马首农言》,见《秦晋农言》。
23 道光《栾城县志》卷二,食货志,物产。
24 《河北采风录》卷二,内黄县水道图说,道光。
25 叶梦珠:《阅世篇》卷七,食货三。
26 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文檄,卷二十七,三十五。
27 康熙《嘉定县志》卷之四,物产。
28 乾隆十八年二月初七日江苏巡抚庄有恭奏,见《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4辑,第720页。
29 乾隆三年三月初八日海望等题本,见钞档。
30 雍正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河东总督王士俊奏,见《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23辑,第427页。
31 道光《南江县志》上卷,物产。
32 乾隆《泉州府志》卷之十九,物产。
33 民国《上杭县志》卷三十六,杂录,记嘉庆年间事。
34 李拔:《种棉说》,见《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七,户政十二,农政中。
35 褚华:《木棉谱》。
36 乾隆十九年十月初六日、十二年四月初二日广东巡抚鹤年奏,见《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9、11辑,第724、126页。
37 道光《长乐县志》卷之四,舆地略,物产。
38 郑光祖:《(醒世)一斑录》杂述,卷二,教民纺织。
39 《创建花商会馆碑记》嘉庆二十年,转自志勤前引文。
40 杨屾:《#风广义》乾隆。
41 陈宏谋前引文。
42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五,水道;卷十四,艺文下。
43 乾隆《成县志》卷之三,物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4 乾隆《龙南县志》卷之十三,风俗。
45 道光《印江县志》田赋志,第四。
46 道光《思南府续志》卷之二,地理门,风俗。
47 道光《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
48 嘉庆八年七月二十日阿克当阿奏折,见第一历史馆档案。
49 《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上,第343、339、422页。
50 乾隆三十年十月十日四川总督阿尔泰奏,见《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26辑,第285页。
51 康熙《高安县志》卷之二,物产。
52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存住奏折,见钞档。
53 乾隆《正定府志》卷之十二,风物志下,物产。
54 乾隆《延长县志》卷之四,食货志,服食。
55 郑光祖:《(醒世)一斑录》杂述,卷七。
56 王#:《闽游纪略》,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
57 道光《永安县续志》卷之九,风俗志。
58 嘉庆《平远县志》卷之二,物产。
59 道光十四年三月三十日英裕奏折,见钞档。
60 道光《中江县新志》卷一,地里志,物产。
61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贵州巡抚李庆#奏折,见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
62 道光《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
63 雍正十年七月初十日四川夔关监督穆克德布奏,见《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20辑,第243页。
64 乾隆《江陵县志》卷之二十二,风土二,物产。
65 叶梦珠:《阅世编》卷七,食货五。
66 嘉庆《屏山县续志》卷下,舆地志,场市。
67 乾隆《成县志》卷之三,物产。
68 严如煜前引文。
69 道光《耒阳县志》卷之八,风俗。
70 道光《鹤峰州志》卷之七,物产。
71 嘉庆十八年六月十六日两江总督百龄等奏折,见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
72 散见《宫中档乾隆朝奏折》。
73 乾隆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金简奏,见《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25辑,第32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74 嘉庆《孟津县志》卷之四,贡赋,土产。
75 乾隆《孟县志》卷四上,田赋,物产。
76 康熙《德安府全志》卷之八,物产。
77 民国《月浦里志》卷五,实业志,商业,记乾嘉间事。
78 道光《西延轶志》卷之二,舆地下,风俗。
79 道光《耒阳县志》卷之八,风俗。
80 叶梦珠:《阅世篇》卷七,食货三。
81 乾隆《上海县志》卷之一,疆域,镇市。
82 姚廷遴前引文。
83 乾隆《随州志》卷之三,物产。
84 道光《乍浦备志》卷九,土产。
85 嘉庆《滦州志》卷一,疆理,风俗。
86 道光《新津县志》卷三十九,物产。
87 方观承:《棉花图》收贩,乾隆。
88 嘉庆《清平县志》书六,户书第二。
89 《湖南省例成案》户律,卷七,乾隆二年。
90 嘉庆《邵阳县志》卷之四十七,风土志,物产。
91 康熙《高安县志》卷之二,物产。
92 道光《长乐县志》卷之四,舆地略,物产。
93 乾隆《孟县志》卷四上,田赋,物产。
94 乾隆《诸城县志》志十二,方物考。
95 乾隆《昭化县志》卷之二,土地下,土产。
96 乾隆《延长县志》卷之四,食货志,服食。
97 和其衷:《根本四计疏》乾隆十年,载《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五,户政十,八旗生计。
98 乾隆三十年十月十日四川总督阿尔泰折,见《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26辑,第285页。
99 乾隆《孝义县志》物产民俗,物产。
100 道光《印江县志》田赋志,第四。
101 乾隆《龙南县志》卷之十三,风俗。
102 道光《龙南县志》卷二,地理志,物产。
103 乾隆《平乡县志》卷五,田赋,风俗。
104 乾隆《舞阳县志》卷之四,风土。
105 乾隆《甘州府志》卷六,食货,市易。
106 《清高宗实录》卷二一三,乾隆九年三月是月。
107 乾隆《栖霞县志》卷一,疆舆志,物产附民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08 乾隆《耀州续志》卷四,田赋志,风俗。
109 乾隆《沈邱县志》卷之四,食货志,物产。
110 乾隆《光山县志》卷之十三,物产,风俗。
111 郑昌淦前引书,第176、45、145、148页。
112 乾隆《续外冈志》卷一,风俗,上海史料丛编1961年。
113 乾隆《嘉定县志》卷十二,风俗。
114 乾隆《林县志》卷之五,风土志,织染记。
115 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二,兴义府。
116 嘉庆《同里志》卷八,物产。
117 道光《辰溪县志》卷之十六,风俗志。
118 道光《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
119 《〔贵州〕成案》稿本。
120 道光《安平县志》卷四,食货志,场市。
121 道光《蒲溪小志》卷之一,风俗。
122 嘉庆《龙山县志》卷之七,风俗。
123 乾隆《独山州志》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