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难以弥补。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在目前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每个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减弱。资料显示,每一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成灾面积都很大(表2)。虽然大灾之后都有各级政府的救济,但仍无法弥补农民的巨大损失。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情况不断出现。
(二)老龄化压力的挑战
1.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城镇有2873万人,农村有5938万人,农村老年人口的数量是城市的2倍多。而且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城市,65岁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高达7.35%(城市比重为6.30%)。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就有24个地区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严重。全国老龄委在2006年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在这20年里,平均每年我国将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高达17.17%。”按此推算,农村的老年人口将接近1.5亿,养老问题更加突出。还必须看到,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到来的,在人均GDP仅为1000多美元的情况下面临老龄化的挑战,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农村的形势更加严峻。如果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解决的不好,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的发展,也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2.老年人自身积累降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承包土地的收成和林牧副渔业的收入。由于老年人体力下降,自然影响到他们晚年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应该看到,身为父母的老年人,把他们的积蓄绝大部分用于子女的抚养和结婚等方面,养老金的积累就无从谈起。另外,农民贫困问题由来已久,经过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目前农村赤贫人口由2.5亿下降到3000万人以下。但相对贫困和生活困难者仍大有人在。按照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在2005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5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84元4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10万人。据中国老龄委抽样,高达39.3%(人数为3223万人)的农村老年人存在生活贫困,有45.3%的农村老年人认为生活得不到保障。
(三)家庭结构变化的挑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家庭规模缩小,抚养系数增加。由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的家庭结构向小型化发展,“核心家庭”、“空巢家庭”不断增加。一对夫妇在扶养一个孩子的同时,还要供养4个老人,精力和财力都加重负担。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跨地区打工或转移城镇,日益淡化了同老年人的感情,维系家庭养老的传统“孝道”作用不断弱化。
二、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新模式的构想:“四位一体”相互支撑
所谓“四位一体”是指“以个人积累保障为主体,家庭保障为基础,社区保障为辅助,国家支助为后盾”的相互支撑模式。
1.个人积累保障为主体。即随着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在有劳动能力期间,将其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养老储蓄或购买养老,为将来的老年生活积累资金。个人积累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以个人账户为主。建以县、乡为基础的社会统筹基金,资金的来源由三部分组成:农民自己缴纳一部分,集体补助一部分,政府支助一部分。农民缴纳的标准可以根据经济收入水平的不同设立多个档次,采取自愿原则进行。缴纳的方式可以按月或按年,也允许采取灵活多样的缴费方式和期限;在遇到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困难时,经批准后可暂停缴费;继续缴费可合并计算。缴费者在年满60岁时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享受的标准应根据个人账户积累额,按当地村民60岁时的平均余命作为个人账户计发系数,按月发放。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时,由统筹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