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中国青年失业问题以及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影(3)

2014-11-29 02:03
导读:三、中国青年失业问题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分析 根据预测,2020年左右,65岁及以上老年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年龄中位数将超过36岁;2040年,中国将

    三、中国青年失业问题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分析

    根据预测,2020年左右,65岁及以上老年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年龄中位数将超过36岁;2040年,中国将步人严重老龄化时期,平均每5个人中就会对应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按照这种预测,那么平均这5个人中去掉未成年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没有到达65岁但已经退出劳动力的人,结果将会是多少?尽管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如果再减去不能就业青年人,数字也许会更加震撼人心。那么我们就会反问,剩下的人面对如此大的压力还会愿意承担上一代养老的责任吗?这只是一种预测,准确与否有待时间的,但是我们必须面对中国养老保障的现实问题,也就是任何可能影响或者是产生冲击的养老问题的可持续的问题,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因素是未成年人的抚养比、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可以改变的是提高退休年龄、增加就业机会、促使MEET族的就业。但是现实问题提高退休年龄和增加就业机会本身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促使失业青年改变观念、增加职业培训和是真正解决现实和未来养老保障体系方面最切实可行的途径。以下就是针对青年失业问题对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资金、观念、代际、自身、同代之间的影响和冲击的思考。

      1、对个人账户和社会保障养老基金的影响

    中国养老基金名义上是按照现收现付制加部分积累的个人账户相结合进行时,但由于目前制度是养老基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混帐,因此养老基金的保障体系实质上仍然实现收现付制度。在完全积累的养老保障体系中,每一代人都在为自己的退休而积累或是储蓄,但在目前中国实行的部分积累制尤其带有现收现付的成分情况下,那么只能由下一代或者几代人的缴纳来完成。根据最新权威资料,到2004年新的个人账户空账已达7400亿元,且以每年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这种潜在的养老保障基金的风险会越来越大,这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在转轨过程中必须要面对问题。应该说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运行而付出的各种费用,同时又需要在职劳动力的供款保障和支持。有学者提出,利用劳动力市场,通过扩大新人总量,是解决养老负担过于沉重的一个可行办法。但是失业青年的大量存在,既没有为自己积累起相应的养老基金,也未能对目前社会养老统筹做出贡献。

    2、对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

    中国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中的“孝道”更是千百年来传颂的美德,而且也是维系代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的养老方式长期以家庭支持为主,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就是养儿防老以及反哺模式,尽管社会化生产方式已渐渐打破家庭养老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目前中国的养老依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当新一代独生子女成长起来之后,由于他们受到的溺爱和宠惯,家庭观念和对父母的责任感大大降低,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必然将会遇到挑战(蔡防等,2003)。独生子女和以往的多子女的家庭相比,受到父母和亲戚更多的娇惯和溺爱,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成年后对赡养父母的意识比较薄弱;而中国的失业青年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上不想就业依然依赖父母生活,那么作为成年人应有的责任也会更加淡化,养本身就比较困难,更不要说承担养父母的责任了;甚至有的父母不仅养儿子、女儿这一代,还要养他们的下一代人。

      根据学的交换理论,交换动机的新含义是,父母在子女年幼时对其进行,并指望在自己年老时得到子女以养老形式提供的回报(Guttman , 2001) 。NEET族的存在,使交换理论失去意义,同时父母对养老存在危机和不安全感,这将对人们生育观念产生影响,将进一步恶化人口结构。

    3、对将来自身养老保障问题的影响

    现在的失业青年大多处在15-19岁和20-30岁这样两个年龄段,就是初高中(技校、中专等)毕业生和大学研究生毕业生两个阶段。前者和后者之间有很大不同,但是年轻、不愿意就业或者不能顺利就业是共同特征,随着不就业的时间推移,这批年轻的NEET族进人40-50岁阶段,那么就业困难更大,在劳动力市场上年轻资本或者说年轻资源就遗失殆尽,更无优势可言。现在可以靠父母,到了没有父母可靠的时候怎么办?难道要靠领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失业金过一辈子或者靠他们的下一代来养老吗?

    4、对同代人养老问题的影响

    根据有关方面数据,预计到2020年,退休人数将超过1亿人,赡养比将达到2.5:1左右。如果除去失业青年的影响,那么赡养比会低于2.5:1,这对同代人产生不公平,本来共同承担的责任和资金变成了由其中的一部分人承担,加大了这部分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中国青年报》4月6日报道,2004年,乌鲁木齐市有13名硕士因为就业期望值过高,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领取了失业金。如果说失业青年中那些因为学历低被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那么这些拥有高学历的失业青年就是因为期望值不同而不就业,甚至领取失业金接受社会的保护,这可能会导致政府的状况出现危机。同时对同代人的观念也会产生冲击,会动摇一些人关于就业和养老的观念,如果失业青年继续增加,就有可能导致现有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崩溃。

      四、结论

    在任何就业市场上,我们只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充分就业,而不可能是全部就业,因此无论何时都会存在失业的人,也就是说存在主动和被动失业的人。换言之,就是一直会有“待业青年”,也会有靠父母的失业青年。在中国失业青年中不愿意就业或者不能顺利就业的青年有很多中文称谓,“待业青年”、“傍老族”、“啃老族”、“新成长失业青年”、“NEET”等。这部分数量应该是小部分的,如果存在很多,就会对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产生严重的问题。中国的新增劳动力中有将近一半的人不能就业,加上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对家庭观念的影响,大量失业青年的存在和快速增加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同时采取措施解决。在NEST比较严重的日本,2005年的年度预算中,针对“NEET”和自由职业者,日本政府计划拨款810亿日元帮助年轻人提高工作积极性(肖烁,2004)。

    大量失业青年的存在和增加将会对劳动力资源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自杀、吸毒等。本文只是针对青年失业问题对中国养老问题的影响和冲击进行了分析,认为这部分群体的数量已经很大,并且会对中国个人帐户和养老保障基金产生冲击,同时对传统的养老观念产生动摇,不仅影响自身未来养老问题同时会对同代人产生不公平和观念上的影响。

    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养老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情中国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社会化养老,同时完全靠国家或者个人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社会、家庭、社区三者相辅相成才可能共同面对出现的养老问题,而且三者缺一不可,任何出现偏差都会使养老保障体系陷人困境,尤其是对承担主要责任的家庭来说,养老功能目前无法替代。

上一篇:关于成渝两市建立非缴费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