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简析政府责任看养老保障体制转轨

2014-11-30 01:43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简析政府责任看养老保障体制转轨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许多学家从储蓄水平、养老金报


  摘要:许多学家从储蓄水平、养老金报酬率、贫富差距、少儿负担率等方面提出中国现阶段不宜进行养老保障体制的转轨。本文着重从政府责任这个角度论证为什么中国现在不应该进行转轨,并提出中国因此应该逆转现在的转轨方向,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在逆转轨的前提下政府应该用什么其他方法化解现收现付制带来的压力。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障;转轨;政府责任

  德国于1889年通过《老年、残疾和遗属法》建立起了现代最早的较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后来其他都模仿德国用相同的模式陆续建立起各自的养老保障体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PAYG解决了各个国家的养老保障问题,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各国经济得以顺利发展。但近十几年来,PAYG的诸多问题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带给政府的财政压力。于是许多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养老保障体制一完全积累制(Fu1ly~Funded),该体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PAYG体制下产生的问题。现在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了PAYG到FF的转轨进程,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一、中国现阶段不宜进行养老保障体制转轨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验,国务院于l997年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自此开始,中国正式确定了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标志的混合型养老保险体制,成为了转轨国家中的一员。但以袁志刚为代表的一派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现阶段的现实情况并不适合转轨,主要有以下观点:

  1.国民储蓄水平偏高。采用PAYG会降低国民储蓄水平,FF则反之。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处于有效需求不足时期,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高,使得国民储蓄水平偏高,不足。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如果引进FF,将对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2.PAYG报酬率高于FF。PAYG报酬率与增长率(n)及增长率(g)正相关,FF报酬率与资本平均投资回报率(r)正相关。中国存款利率和政府债券的实际利率近年来大幅下降,且低于实际工资增长率,再加上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高于0.5,这一格局使得在中国PAYG报酬率高于FF。

  3.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较高。PAYG具有收人再分配功能,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特点,而FF则基本属于个人储蓄性质.不具备收入再分配功能。中国引进FF只会加大中国的贫富差距,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

  4.少儿负担系数下降。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的少儿负担系数下降。因此,在PAYG制度下,即使因为老龄化使得工作者的养老负担增加,但由于同时其少儿负担减轻,使得工作者的实际总负担并没有显著增加,没有向FF转轨的必要。

  二、从政府责任看转轨

  除以上观点外,我认为从政府责任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也不应该进行养老保障体制的转轨。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追求GDP和人均GDP的增长已成为各国普遍的政策目标。GDP不仅标志了一方经济的成长,也代表了官员们的政绩甚至能力,成为众多阶层角逐的热点。GDPl崇拜也代表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就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而言.GDP总量增长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应该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就业和经济增长指标来衡量福利水平几乎成为人们共同的标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广泛使用也方便了各国之间以及各自在不同时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或福利水平的比较。很长一段时间,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福利同国民收入等同起来,将人均GI)P作为衡量福利水平的一个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

上一篇:关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 下一篇:关于西方养老保障方式演进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