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解决矛盾的路径
1.发展农村,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从多渠道入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兴修道路、植树造林、改造农村电网等,以此来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地区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在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调整种植业结构,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不断提高农产品收益;三是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提高农业收益的同时,改善生态,使农业经济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从非农产业的角度看,增加收入的途径主要是自主和劳动力的输出。为此,地方政府要在资金、技术、信息准入等方面为农民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在就业、就业信息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一是要加强农村“两委”建设。支部书记的产生。在全县党员中公开招聘,实行制。村委会主任的产生,则落实村民自治法,完全实行公开竞选。支书、村委会主任均实行年薪制,通过考核后由县里发放。这样,不仅有利于村务的公开、透明,也有利于防止帮派、宗族、宗教等势力的干扰,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化解干群矛盾。二是要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培训。提升干部的科学素养,培养法治精神,改善工作方法,从而提升广大干部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通过制定后备干部培训计划,强化后备干部的理论素养、领导科学以及农村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农村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3.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体制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一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通过适合农民特点的教育形式,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培育农民的科学精神。通过正面教育,进行科学思想的普及,通过树立反面典型,让广大农民认清封建迷信的危害,从而正确地区分科学与迷信,提高广大农民抵御封建迷信活动和落后愚昧生活习惯和方式的能力。三是创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以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为基地,培养农民文艺骨干.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如秧歌、智力比赛、体育比赛、故事会等,使农民的农闲生活丰富多彩。四是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稳定的机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性的保证,通过完善领导机制、齐抓共管机制、队伍建设机制、资金投入机制、检查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4.公共向农村倾斜,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为了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公共财政要向农村倾斜,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一方面,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的力度。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为迅速,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要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和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并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整体协调。要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在一起综合考虑,根据轻重缓急,合理调整公共财政投入的分配比例,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完善农村法制,建设和谐农村 一是加强有关三农立法。通过立法的不断完善解决农村法律缺失的问题,使农民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二是切实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加大农村普法宣传的力度,以适宜的教育形式,如讲解有关农村的典型案例、村广播、宣传画等形式,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三是拓展对农村的法律服务领域加强对农村的法律援助。通过培训农村法律服务人员、送法下乡等方式,解决农村法律资源不足的问题;四是重点和打击农村的违法犯罪。加强农村警力,增加经费投入,采取与民联防的方式,及时预防和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增强农民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