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阶段(1)(2)

2015-03-19 01:53
导读:三、21世纪初叶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模式设计及政府的角色定位跨入21世纪即在眼前。从现在起,各级政府应当充分认识21世纪初叶 中国 农民负担治理转型

    三、21世纪初叶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模式设计及政府的角色定位跨入21世纪即在眼前。从现在起,各级政府应当充分认识21世纪初叶 中国 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重要性,按照进一步深化 农村 改革的要求,认真 研究 和设计由治标向治本渐进转型模式的预案。笔者认为,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模式确定应从建立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目标出发,根据20世纪末我国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基本经验和21世纪初叶农民负担治理的基本目标,笔者提供三种转型模式供研究和 参考 。

    —— 发展 经济的“123转型模式”。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的收入难提高,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也就难以向治本转型。就江苏而言,为什么苏南的农民负担就不重,苏北的农民负担却不堪重负?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笔者感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有效途径之一。按照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农村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想方设法减轻农民负担,就必须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这一发展经济的“123转型模式”,是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重要目标模式,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不能贻误当前的大好时机。需要指出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123转型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村的一、二、三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工商、种养加、产供销一以贯之,紧密相“链”,使农民与 企业 、商人一同享受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分配,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笔者感到,实行经济发展的“123转型模式”,农民负担过重的 问题 可能会迎刃而解。

    ——税费改革的“ABC转型模式”。 目前 中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将来要在全国全面推开。21世纪初叶的前期,中国农村将基本完成税费制度的改革。农村实行费改税,这是21世纪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这项改革,涉及到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我们不妨用下图来说明这一问题:

    附图{f21a16.JPG}图中P为农民生产的剩余产品总价值,Q为农民生产的剩余产品总的数量,S为农民向国家、集体缴纳税的供给曲线,D为国家、集体需向农民征收税的需求曲线,A、B、C分别代表国家、集体、农民,E表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分配的平衡点。如果D曲线的斜率加大,则E点就向下,农民生产的剩余产品就大部分给国家和集体拿走了。反之,如果D曲线的斜率缩小,则E点就向上,国家和集体从农民手中拿走的剩余产品就少。因此,当两根曲线相交于E点时,国家利益P0、集体利益P1和农民利益P2才能趋于均衡。由此可见,农村税费改革“ABC转型模式”是21世纪农民负担由治标式向治本式渐进的一个重要形式。因此,当前正在进行试点的地方要不断 总结 经验,不断加以完善;尚未进行税费改革的地方要认真作好准备,加快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进程。

    ——市场调节的“甲乙丙转型模式”。这一转型模式的基本 内容 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规律 和法则,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根据农民从事产业不同和经济收入的高低,分成“甲”、“乙”、“丙”三种类型。笔者设想,在经济发达地区,年收入在5万—10万元的农民为甲类,年收入在3万—5万元(不包括5万元,下同)的农民为乙类,年收入在1万—3万元的为丙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年收入在3万—5万元的农民为甲类,年收入在1万—3万元的农民为乙类,年收入在0.3万—1万元的农民为丙类。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可以考虑用市场调节的办法实施,即按照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经济收入来确定向国家上缴税的多少。市场调节的“甲乙丙转型模式”体现了中央关于“高收入多负担、低收入少负担,减免困难户负担”的政策精神,广大农民也容易接受。上文提到的江苏海门市实行的公平负担的办法,与市场调节的“甲乙丙转型模式”有相同之外,关键是要解决如何合理、合情、 科学 地确定农民十分关心的不同经济收入标准的问题。同时,要落实减免困难户负担的政策,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很重要。笔者认为,县、乡政府在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中应当充当“主角”,千万不能充当“配角”。在过去的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中,出现了“两头热、中间冷”(即地市以上政府拼命抓,农民在基层拼命喊,县、乡一级政府被动应付检查)的情况,说明县、乡政府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农民负担治理的“主角”。这一问题不解决,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的重要任务就难以完成。笔者据此认为,政府的角色定位正确与否,这是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一定要提高对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中国农民负担治理转型过程中唱好和演好“主角”戏,当好转型的促进派。惟其如此,中国农民负担治理才能在21世纪初叶完成由治标向治本渐进的转型任务,最终实现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目标。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黄志冲
上一篇:村干部报酬的合理分担与补偿(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