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1)
2015-04-28 01:18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论清末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 英文 标题】On the Opening up of Paddy&n
【 英文 标题】On the Opening up of Paddy Field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
【 内容 提要】19世纪中叶以来,清政府逐渐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朝鲜移民陆续进入图们江及鸭绿江对岸的 中国 东部边疆地区。早期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克服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缺乏水利设施等各种困难,试验着开发出了一片片水田,从而揭开了东北近代水田开发史的序幕。
【英文摘要】From the middle periods of the 19th century,the Qing govern-ment forsook the policy of blockading o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gradually.So that lots of immigrants from Korea got over the boundary river of the Tumenjiang and the Yalujiang,and mi-grated into the borderland of China. The early immigrants from Korea overcame every difficulty such as the frigid,the short frost-free period and the lack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etc.and tried to open up lots of tracts of paddy field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Thus they raised the curtain in the history of the opening up of paddy field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关 键 词】清末/东北地区/朝鲜移民/水田开发
the end of Qing dynasty/the Northeast of China/the immigrants from Korea/the opening up of paddy field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 正 文】
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无霜期短,是我国水田开发较晚的地区。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的清朝末期,随着清政府弛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并由此而引发朝鲜移民的大量迁入,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才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 时期。本文拟从清政府弛禁放荒政策和朝鲜移民迁入的角度,对清末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历史进行初步的考察。
一、清政府的弛禁放荒政策
1860年,沙俄侵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使东北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由于清政府的封禁政策,造成边疆地区人口稀少, 经济 和国防都十分空虚,当清政府面临沙俄和日本两个强大的侵略者时,东部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就成为燃眉之急。尤其是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之后,清政府遭到了很大的打击,战乱之下的关内流民纷纷出关,使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受到严重冲击。清朝中央政府因财力枯竭,无力供应东北,使东北地方当局陷入财政危机。于是,清政府遂以“安置流民”、“开荒济用”、“以利饷源”、“移民实边”为目的,逐渐
放松了对东北的封禁。
奉天东边封禁山场位于柳条边以东,包括今辽宁省丹东市和吉林省通化地区的大部分市县,是清朝长白山永陵龙脉及内廷供奉贡品的采捕地,历年封禁甚严。1848年,清政府在凤凰城封禁边界内查出大量私垦地亩,“饬令地方各官分别招佃征租”(《奉天通志》卷39)。1869年,自凤凰边门以南至旺清门北,查出已垦熟地9.6万余垧(1垧约合0.92公顷,下文同),准许流民就地安插试垦。同治年间盛京东边封禁地已丈放升科地50.5万余亩。光绪元年(1875年)“大东沟一带旷土,自被流民私垦,多年已成熟地”,因而派员在鞍子山各处设局,“开办升科纳税等事”(《奉天通志》卷44)。次年春设立了安东县,当年安东县就丈放升科熟地53万余亩。1877年,清政府在放垦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奉天东边道及宽甸、怀仁(今桓仁)、通化三县。1907至1909年,又丈放凤、岫山荒123.275万亩。至此,东边封禁地基本上被全部丈放。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吉林地区的封禁也由西向东逐渐松弛。1861年,吉林省下令丈放“省西围场”边荒和蜚克图东围场边荒,伊通河及阿什河流域开始逐渐弛禁。此后,吉林弛禁区逐渐向东扩展。1879年,阿克敦一带的私垦者呈请政府承认,经吉林将军奏准,当年正式开放该处官荒。1880年清廷派吴大徵到吉林东部边疆地区督办防务和屯垦事宜,从此本区禁荒开始全面开放。1881年珲春设招垦总局,并设分局于南岗(今延吉市)和五道沟(今珲春东沟)。清政府制定了招垦章程,在当地遍贴招垦告示,并派人到山东、辽南等地招徕垦民。上述措施颇著成效。1881年,南岗垦局奏报已垦成熟地18939垧9亩3分,设立了志仁、尚义、崇礼、勇知、守信、明新等六社;珲春垦局奏报已垦成熟地5620垧1亩6分,设立了春和、春云、春华、春明、春融、春阳等六社;五道沟垦局奏报已垦成熟地2073垧9亩6分,设立了春仁、春义、春礼、春知、春信等五社(《延吉边务报告》第2章)。
鸭绿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的先后开放,为江对岸朝鲜流民的迁入和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地理空间。
共4页: 1
论文出处(作者):衣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