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丝》: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3)
2014-07-01 01:15
导读:有几个常向副刊投稿的人,为便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控制,以为不 如自己来办一个刊物,想说啥就说啥。于是由伏园和几个熟朋友联系,决定出一个 周
有几个常向副刊投稿的人,为便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控制,以为不 如自己来办一个刊物,想说啥就说啥。于是由伏园和几个熟朋友联系,……决定出一个 周刊,大家写稿,印刷费由鲁迅先生”与参与者分担(注:川岛:《说说<语丝>》,见 《和鲁迅相处的日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就这样,一个将对现代散文史 产生重要的刊物应运而生了。
二
《语丝》的创刊及其存在,表征着现代散文开始走向一个自觉的。《新青年》前 期新文学运动的贡献更多地在于对旧文学的破坏;充分显示新文学实绩的,则在1920年 以后,整体上的新文学建设由此发端。从语言工具而言,白话的运用已为大家普遍接受 ,报刊相继都改用了白话文。白话文学不仅在数量上相当可观,而且质的提升也明显可 见。“1921年以后的新文学作品,已脱出文学革命时期的粗造滥制,幼稚芜杂,量的扩 展已达到饱和,开始致力于质的提高。可以说是顺利成长的时期”(注:司马长风:《 新文学史》(上),香港昭明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12页。)。单就散文一体视之, 这个时期现代的文体意识渐次生成。《语丝》时代,散文体的意识不再仅是少数“先觉 者”所具有,而为一定的群体所觉悟体认。这不是我们的一种臆想,而由“语丝”派对 “体”的讨论的史实而昭示的。“语丝社同仁对‘语丝体’展开了讨论,这是在20世纪 里散文批评家第一次自觉地、有意识、有目的地围绕现代散文的‘体’所进行的批评活 动”。“对‘语丝体’散文的评论,表明了散文批评家的‘体’意识强化和对散文的尊 重……‘语丝体’散文的讨论标志着中国现代散文批评也进入了自觉时代”(注:范培 松:《中国散文批评史》,第22页。)。范培松先生的这种判定揭示了史实所蕴有的史 意。需要指出的是参与“语丝体”讨论的散文批评家,并不是局外的者,而是“语 丝体”的创建者。因此他们的讨论不仅表示了现代散文批评进入了自觉的时代,而且也 是现代散文创作走向自觉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批评家“体”的意识的自觉导源他们作 为散文作家对这一文类质性获得了深切感悟与体认。批评的自觉基于创作的自觉。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语丝体”的讨论是由孙伏园引起的。他于1925年10月27日,也就是差不多在《语丝 》创刊一周年的时候,给周作人写信提出“语丝体”的命题。信以《<语丝>的文体》为 题刊发于《语丝》52期上。孙伏园以编辑的职业敏感首先发现《语丝》杂志“体”的存 在。他认为:“《语丝》并不是在初出时有若何的规定,非怎样怎样的文体便不登载。 不过同人性质相近,四五十期来形成一种《语丝》的文体”,它“只是一种的趋势 ”。孙伏园并没有直接给出有关语丝体征的命名或描述,这大约是为展开讨论留出足够 的空间罢了。不过从其间透露出的信息,我们还是可以知晓孙伏园所体认的《语丝》作 法的。他认为,在《语丝》这里,“我们最尊重的是文体的自由,并没有如何规定的” ,“我想先生的主张一定与我是一样的。先生一定说:那一位爱谈,便谈政治好了 ,那一位爱谈,便谈社会好了;至于有些人以为某种文体才合于《语丝》,《语丝 》不应登载某种文体,都是无理的误会”。将孙伏园的这些表述作化简处理并提炼其中 的要意,我们可以得知:自由随意便是孙伏园认知的“语丝”体征。
自由随意的体征,在我看来,正是《语丝》同人实践创刊初衷的一种结果。感受着不 自由之不快的创刊者,对自主自由的求取显得特别的强烈。这从由周作人执笔的《发刊 辞》中可以发现这一点。这一篇《发刊辞》就其大旨而言,无疑就是一群作家、文化人 发出的关于自由的宣言:
我们几个人发起这个周刊,并没有什么野心和奢望。我们只觉得现在的生活太是 枯燥,思想界太是沉闷,感到一种不愉快,想说几句话,所以创刊这张小报,作自由发 表的地方。
大学排名 我们并没有什么主义要宣传,对于也没有什么兴趣,我们所想做的只是 想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我们个人的思想尽自不同,但对于 一切专断与卑劣之反抗则没有差异。我们这个周刊的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 和美的生活。
由以上的申明可以知道,“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美的生活”,正是《语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