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评说(6)
2017-09-12 02:53
导读:目标,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农产业部分的发展能吸纳从农业部分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 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气力。 根据经验,产业化与人均实际收
目标,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农产业部分的发展能吸纳从农业部分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
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气力。
根据经验,产业化与人均实际收进增长之间,产业增长与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正向联系。瑟尔瓦尔把1970-1977年的81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匀增长和加工的均匀增
长联系起来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两者高度明显的相关。
制造业增长与整个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原则,主要是:(1)由于静态和动态报酬递增,工作
生产力的增长与制造品产量本身的增长密切增长。制造业被以为是一个本钱节约和技术进步
的部分;(2)制造业增长对于总增长能产生引致效应:通过吸收其他部分的剩余劳动力而促
进其他部分生产力的进步;(3)制造业为其他部分提供先进设备,而且为这些部分的产品和
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此,在西方国家,制造业被称为增长的发动机,在中国,产业则
被以为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气力。产业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不仅是实现经济增长的
主要手段,也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的主要渠道。
(四)城市化
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产业部分通常是与农村人口流进城市联系在一起。农村人口向往城市,
但是,其中很多人来到城市后所得到的与他们城市之前所想象的相差甚远。这里,只是简略
地分析一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进城市的原因、过程及其后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进城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回纳起来的是两种气力在起作用:一种是推
动的气力。农村中因人口多、耕地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留在农村不能充分就业
,收进水平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只能到城市谋求路。另一种是拉动的气力。城市是政治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中心,是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活动密集地,工作机会多,收进水
平高,工作的生活条件较好,一个农民一年中即使只在城市工作部分时间,也比他在农村工
作一年所获得的报酬多,而且,他能增长见识。
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进城市产业部分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既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也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从历史上看,世界上各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在若干世纪以来
一进是以人们脱离与土地的联系为特征的。过往,我们总是把农民离开土地回结为资本主义
在农村的发展和资本家对农民的剥夺,这是有失偏颇的。因此,题目不在于农村人口流进城
市本身,而在于这种人口活动的速度和规模。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条件下,农村人
口流进城市的速度和规模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失业水平。
分析表明,农村〖cd2〗城市移民不仅是城乡收进差别的函数,也是城市中就业机会的函数
。最早建立的农村〖cd2〗城市移发过程模型之一是托达罗模型。下面利用该模型作一分析
:
假设,对城市部分的劳动供给是预期的城乡工资差别的函数,而预期的城乡工资差别即是实
际城市工资乘以得到工作的概率,然后减往均匀的农村工资,于是有:
s=fe(d)………………(1)
其中,s代表对城市的劳动供给。
d=wπ-r………………(2)
式中,w是城市的实际工资,r是均匀农村工作,π是在城市得到工作的概率。
再假定,在城市得到工作的概率与新工作创造率正相关,而与失业者和现有工作机会大小的
比率负相关,即
π=〖sx(〗yn〖〗w-n〖sx)〗=yn/u………………(3)
式中,y是城市新工作创造率,n是城市就业水平,w是城市总劳动力,u是城市失业水平,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式代进(2)式可得
d=wyn/u-r……………………………………………(4)
假如当预期的城市工资即是农村时,即d=0时,移民停止,则由(4)式可得到均衡失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