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评说(7)

2017-09-12 02:53
导读:u=wyn/r………………………………………………(5) 由(5)式可知,实际城市工资w的减少和农村均匀工资r的进步,都将降低城市失业的均衡水 平。但是,新工


u=wyn/r………………………………………………(5)
由(5)式可知,实际城市工资w的减少和农村均匀工资r的进步,都将降低城市失业的均衡水

平。但是,新工作创造率的进步,将通过进步获得工作的概率和刺激移民而进步失业的均稀

水平。某些刺激就业的政策能否减少失业,则要看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增加是大于还是小于所

引致的供给。
因此,城市化固然是产业化的结果,城市产业的发展也的确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

对源源不断大量涌进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却不能全部吸收。西方经济学家以为,这样的实际

可能性是存在的:只要在土地上仍然有剩余劳动,而发展政策又集中于建立新的城市(产业)

中心,则城市就可能陷进“高水平失业均衡陷井”。
事实上,自本世纪50年代以不,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产业化和城市化政策,并没有解决农业剩

余劳动力的就业题目,相反,农村的贫困题目没能解决,而城市的失业和贫困却在加剧。大

量的农村隐蔽失业变成了城市中的公然失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70年代起,西方某些经济学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们又重新开始

把解决农村就业题目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前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弗兰西斯·布兰

查德曾预言:“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组,必将落到经济中农业活动占上风的部分,即农

村”。(15)
综上所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与此相伴随,城市

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发展中国家不能仅依靠现有的为数未几的城市,特别是少数大城市来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谋出路,而应当在更广泛的农村地区发展集镇和新的城市。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注释:
①《资本论》第1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②《资本论》第1卷,第389页。
③《资本论》第1卷,第390页。
④《资本论》第1卷,第776页。
⑤《资本论》第1卷,第816页。
⑥《资本论》第1卷,第816页。
⑦《马克思恩恩斯全集》第18卷,第313页。
⑧《列宁全集》第2卷,第192页。
⑨参阅罗志如等著:《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第343-344页,北京大学出版衬1989年。


⑩[美]马尔科姆·吉祥斯等著:《发展经济学》,第77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⑾同上书,第79页。
⑿参阅a.p.瑟尔瓦尔著:《增长与发展》,第2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⒀同上书,第89页。
⒁同上书,第90页。
⒂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第38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责任编辑:陈永生)




上一篇:略论我国农用运输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