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与中国传统村落社会(4)
2017-09-15 06:48
导读: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刘皇偶像。同段的每一户每年都要出一名男或女的代表,在正月和八 月各聚会一次。聚会时,把神请到其中的一户人家,这家的主人则
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刘皇偶像。同段的每一户每年都要出一名男或女的代表,在正月和八
月各聚会一次。聚会时,把神请到其中的一户人家,这家的主人则预备好盛宴供奉。费
先生以为,尽管如此,还没有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宗教活动单位(注:费孝通著 戴可
景译《江村经济》p188—191、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p73。)。
笔者在广东阳春的调查时也发现,铁垌村也存在着很多和宗教有关的会。如在50年
代前有大王会、平安醮、田份社。“大王会”的组织,负责“盘王诞”的祭拜活动。(
每年的阳历仲春十三日为盘古大王的生日)“大王会”的组成也为每户须出一人,负责
人称为“值理”,“值理”有两名,由各户轮流担任。
铁垌村的平安醮,也就是太平公醮。醮会事实上为一重要的宗教团体,在各个地方
较为普遍。所谓醮是羽士设置祭坛的意味。诸如寿醮、亡醮、施食焰口、灵醮、瘟醮等
。这些由多数人共同进行的场合即为公醮。农村太平公醮的意图为五谷丰登,各家安全
。
铁垌村的平安醮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负责米粮筹备的包括两个“总理”和8个“元首
”。其活动形式是由师公率领,另有两个将军, 两个抬船佬敲锣打鼓者随从数人之后,
挨家挨户捉鬼驱邪,之后要行“占卜”,若同意方可离开此家。为此每家都要在仪式完
成后给师公“封包”,以示酬谢,平安醮一般要持续3天4夜。
在福武直的华中社会研究中,也留意到这一题目,太平公醮在他们的调查地,以冷
山寺为祭场进行,用度也由各户承担,类同猛将会一样依次在各家进行(注:费孝通著
戴可景译《江村经济》p188—191、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p144。)。
在铁垌还有一种组织为“田份社”。它是由居住在一片农田四周的人家组成的。进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社的成员,大家凑钱购买一头猪。喂养猪的人家便是当年的社长。田份社祭拜盘王的时
间在每年的阴历六月初二,这一天他们称为“社日”。供奉盘王的仪式也由师公主持。
到时,师公把社内成员家中人口多少,财产多少,写在纸上告之盘王。事毕后,由社头
承担养猪鸭等负担。最后,由田份社里的各家都要送孤谷子给社头。按照当时1 斤猪肉
值的粮食数,称出总的粮食重量,由各家均匀分摊,凑齐交给社头。
可见上述这些以宗教为基础的会,都是以家的单位为基础的。家是宗教会中的基本
单位。
村落社会中的不同类型的会,揭示了村落社会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同时它也是
村落的社会结合过程中的重要纽带。此外象跨越村落的会—庙会等也起到地域社会的纽
带的作用。象这些跨越村落的会,还需专题讨论。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贝右加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