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
2017-09-15 06:47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 作 者 】张
】“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
【 作 者 】张小劲
【作者简介】作者:张小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北京,100872
【 正 文 】
1997年10月22-23日,由“国家与社会之关系:中国农村的实例”课题组召开的“中
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
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共中心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政部以及若干新
闻媒体的代表、政府官员和学者、学生共30多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会议。
1
中国农村研究在以往的年代走过了一条并非平坦的发展道路,但正如本次学术讨论
会与会者所共同感受到的那样,这一研究领域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研究爱好,更重
要的是其中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确切地说,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由此引发并持续推动着一场极其壮观
的社会变革。伴随着这一变化,中国农村研究从其外在的制度环境到内在学术冲动、从
学术资源到研究素材、几乎是全方位地出现了相应的根本性转变。因此,中国农村研究
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迅速改变了长期以来在政策研究层面为有意识地证实或证伪某些观点
或政策公道性而缺失必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状况,同时学理性和基础性的研究亦在中
断了近三十年后重新起步并开始形成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进进90年代,中国农村题目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有关政府政策部分开始对改革
以来所碰到的各种题目进行总结,同时又试图猜测回答中国农村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所面
临的挑战。其中,农业部1993年主持的“9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民政部下属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委员会所协调进行的村民自治研究,即是这类典型的代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表者。
在学术界,则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发展的特征。经济学家们试图在“理性人”的假设
下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题目进行解释,或是象周其仁那样从中国农村改革的经验出发,研
究产权在社会与国家交易中形成的题目;或是如林毅夫那样采用制度和技术经济学的理
论框架分析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社会学家们利用从深度访谈到抽样调查、从实地
考察到推理分析等多种方法描述和研究着中国农村社会的各种变化。人类学学者则再继
以往中国学者的传统,走进田野,不仅探讨了中国农村的现实变化,而且追寻着中国农
村的历史发展。在政治学界,既有***那样在结构—功能主义框架和现代化理论的支
配下对农村政权和政治文化进行分析,也有张厚安等人则从基层政权建设、政治稳定和
发展的角度所做的探讨。在法学界,相当部分学者开始将研究视野从法律的形式条文转
向广阔农村中的法制建设和农民的法律意识题目。
可以说,上述中国农村研究领域中所出现的变化标志着更多的学术进行和更多的学
术意义。然而,由于学科建构的先在限制以及其他一些外在约束,以学科划分而言的中
国农村研究的发展状况极不平衡,不同学科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因而研究成果往往会
带有明显的研究偏好乃至偏差;更严重的题目还在于,对于方***方面存在着的重要缺
陷尚少有明确的自觉和自省,对于研究的条件假设与事实的关系、研究者之于被研究者
的互动、学术操纵中所秉持的学术伦理和道德、研究个案的特殊性与理论熟悉的普遍性
等题目亦难见系统的反思。
本次学术讨论会的参加者当然不指看这些题目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但正如
讨论会本身所体现的那样,熟悉题目是解决题目的开始;正是基于这样的共叫,本次会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议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
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支配着本次学术讨论会的主要议程。因此,村民自治题目自然
为会议的中心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已颁布近10年,这
一政府导向的基层政权建设措施以村民“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目标,以